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据《人民日报》) 根据武汉卫健委早前的通报,第一批出现新冠肺炎的病人,大多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尽管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华南海鲜市场也许并非新冠病毒发源地,但是华南海鲜市场非法出售竹鼠、狗狸獾、果子狸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然万物包括野生动物均是自然存在的,有自己的习性与生态规律,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拥有自己的内在价值与生命尊严。人类与其他生物是共存于地球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和谐共处、自然发展,才能维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然而,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不少非法分子大肆猎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导致野生动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走私交易利润达100亿美元,而我们则是这个链条上的终极消费国之一。2007年至2016年我国共查获两百余件涉及穿山甲的案件,涉案甲片相当于七万余只穿山甲。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据科学家测算,穿山甲每年可以吃掉数百万只蚂蚁和白蚁,它们在维护着森林树木不被侵蚀;全球每年鱼翅产量约为1万吨,鲨鱼被大量捕杀销往世界各地,只因为人类赋予了鱼翅极高的“营养价值”,果真如此吗?专家指出,鱼翅的主要成分只是普通的胶原蛋白,关于鱼翅抗癌的说法,更是天方夜谭……正是人类的“嗜补”心理作怪,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也要吃野生动物,殊不知,这些野味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检疫,且许多野生动物携带可传染人的病毒、寄生虫,一旦传染人类,后果不堪设想。2003年的SARS疫情就是由于人们贪恋野味饕餮之欢造成的,17年过去了,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人类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因尊敬而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其中“天命”即是规律。生活在人世间,只有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敬畏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不肆意破坏自然,共同守护好人与自然的平衡,方能行之高远。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请让文明和情感战胜口腹之欲,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付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