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麦肯锡2019中国报告(完整版)(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7
摘要:全球各国的经验均表明,一个国家若想向技术链的上游挺进,必须具备四大要素:(1)大规模投入资金;( 2)拥有获取技术和知识的渠道;( 3)进入庞大的市场;(4)推行鼓励竞争和创新的有效制度。日本( 汽车) 、

麦肯锡2019中国报告(完整版)

麦肯锡2019中国报告(完整版)


全球各国的经验均表明,一个国家若想向技术链的上游挺进,必须具备四大要素:(1)大规模投入资金;( 2)拥有获取技术和知识的渠道;( 3)进入庞大的市场;(4)推行鼓励竞争和创新的有效制度。日本( 汽车) 、韩国(半导体)和中国(高铁和液晶显示器)曾经的技术飞跃无不表明上述四大要素对于科技发展和创新不可或缺。举例而言,中国的高铁行业便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支持,中国政府从2004年以来持续投入巨资完成了2万公里铁路建设。中国也与全球4家领先的老牌高铁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高铁市场,总里程数占全球 65%。由于高铁被中国列为国家重点产业,企业高管和工程师都明白任务的紧迫性,因此能够高效调动资源,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针对中国的运行环境开发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大规模部署。
我们从以上四大要素入手,对中国的技术行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在第一个(投资规模)和第三个(市场)要素上拥有极大优势。中国不但有能力提供充沛的科研资金,也拥有足够 的市场空间来推动技术的商业化。因此,中国向技术链上游挺进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第二和第四个要素上,也即积极开发和收购核心知识技术,以及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以确保其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竞争活力来促进创新。对这两个要素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加强资本、知识、人才流动都可以加快中国向价值链上游挺进的速度。
我们分析了中国在3个全球技术链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且评估了全球技术链继续整合将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何种影响:
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在中国发展得十分繁荣,并且显现出全球整合的趋势。2011-2017 年 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实现了超过90%的年增速,主要动力来自大举投资和政府支持。但只有国内生产的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2017年,中国本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厂 商)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国际市场中占比却不足5%。虽然本土OEM厂商 更依赖于国内市场,但中国也从全球价值链整合中获益良多。中国的多数电子器件和电路元件都是从欧洲、日本和美国进口的。从产品质量上看,中国制造商在某些领域相对落后,例如中国顶尖电池制造商生产的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上要比日本顶尖企业低 30%~40%。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力的计划,对企业的补贴预计持续到 2020年;对合资企业的限制也在放松,为跨国企业打开了新的机会。

麦肯锡2019中国报告(完整版)


机器人:虽然国内生产商在该行业的某些子领域中崭露头角,但中国一直在通过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优势来获取核心零部件和高端产品解决方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36%。从整体上看,外企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了逾50%的份额,但中国 本土企业也在逐步取得进展,尤其是在规模较小、复杂度较低的应用领域。中国的OEM厂商目前在点胶、堆垛塑料成型和金属铸造机器人领域获得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焊接及物料处理机器人领域仅占据约10%的份额。具体到伺服马达、减速齿轮、控制系统等需 要顶尖技术才能生产的核心组件,中国仍然要依靠在国内设厂的外企或者从国外直接进口。
半导体:中国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全球技术链的整合。半导体已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获得了政府的巨大关注和投资,但目前取得的进展仍然有限。中国2018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甚至超过了原油。中国的集成设备制造和装备行业的全球化程度极低,但在无芯片制造设计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全球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11%增加到2017年的15%。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了一项计划,希望国内80%的半导体需求到2030年可以由国内企业来供应(包括在华外企),相比2016年的33%实现大幅提升。


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整合有助于中国加速这一进程。遵守全球标准有助于中国获取更多的全球知识和技术,便于相关资本、知识和人才的流入。全球价值链整合还能为中国本土企业创造更健康的竞争环境,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过程也将惠及全球其他国家——首先便是获得了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同时,全球整合也会催生全新的创新合作机会。举例而言:随着硅基半导体芯片逐步逼近“摩尔定律”预测的性能极限,石墨烯和氮化镣等新材料的涌现以及3D和光电予等设计方式的创新都会为全球合作打开新的天地。
中国快速扩张的消费市场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重要机会
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在扩张中变得更加自信、富裕、更加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从而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纽带。消费市场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也为国际企业创造了巨大机  会。到2030年, 58%的中国家庭有望跻身“大众富裕”或以上阶层,这一比例将超过韩国目前的 55%。中国城镇消费者的支出水平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靠拢。中国城镇消费者用于可支配性支 出的收入也在增多。食品支出在中国家庭总消费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50%降低到了2017年的 25%,已经与发达国家如今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无几——日本为26%,韩国为29%,美国为17%。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