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贸易。在全球贸易舞台上,中国既是重要的供应方,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中国在2009年成为 了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2013年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1.9%增长到2017年的11.4%。 我们分析了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国,65个国家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但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差异较大。 中国对某些地区(尤其是邻国)和行业的影响偏高,尤其是那些技术产业链实现了全球整合的地区,以及将中国视作关键市场的资源出口行业。 2017年, 中国以 2270亿美元的出口额成为全球第五大服务出口国,相当于2005年的三倍;同年,中国 的服务进口额高达4680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大服务进口国。 不过,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 全球份额尚不及商品贸易——2017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量中的占比为6.4%,约为商品 贸易占比的一半。从全球来看,服务贸易比商品贸易的增速快60%。 企业。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企业总数从10167家增长到37164家,大约保持着16%的年增速。其中一些已成长为全球性企业。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有110家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接近美国的126家。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014-2016年间,经济利润排名全球前1%的企业当中有10%是中国企业,而1995-1997年间这一比例尚不足1%。 虽然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外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即使是其中的一些全球性企业,其海外营收的比例仍不足20%。相比之下,标普500企业的平均海外营收比例则高达44%。另外,2018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中仅有一家中国企业。 资本。2015-2017年间,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也是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然而中国距离金融体系全球化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8年,外资在中国银行系统中的占比仅为2%左右,在债券市场中为2%,在股票市场中约为6%。另外,中国2017年 的资本流动输入和输出总额(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贷款、债券、股权和准备金)仅相当于美国的30%左右。 人员。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即留学生和游客的流动)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现已成 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和游客来源地(留学生总计60.84万人,为2000年的16倍;2018年中国出境游达到近 1.5亿人次,为2000年的14倍) 。 相比之下, 2017年来华留学和旅游的人数分别仅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3%和全球出境游人次的4%。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目的地一直高度集中,仅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就吸引了约60%的中国留学生。 2017年,约一半的中国公民的出游目的地在大中华范围内,另有29%的游客会前往亚洲其他地方。移民流动的规模一直很小。1990-2017年间,移民海外的中国人约占全球移民总数的2.8%,移民到中国的外国人约占全球移民总数的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