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前面提到的,为什么这一次多数是先拆后建?因为:第一,中国经济近几年不是很景气,导致:一方面,地方财政远远没有第一阶段那么富裕,不像第一阶段那样,地方财政可以先垫资建房、让农民搬迁,然后再复垦原来宅基地为耕地、获得国家财政补贴,或者作为建设用地自用或卖掉;另一方面,引入房地产开发商和其它开发商出资的机会也少了很多。总之,地方政府自己没有钱,找别人出钱不容易。第二,先拆后建能够有效筹措建房资金、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这一阶段农房改造和新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用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变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或者复垦为耕地,国家财政给予每亩20-40万元的补贴,或者在占补平衡原则下,把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转让(本地和异地都可以)。所以先拆除农村房屋进行复垦,能够加快建设资金的筹措,从而降低安置区建设的融资成本和加快速度,避免因为资金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拖延或搁浅(现实中还是有开工后由于资金不到位而拖延的)。第三,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也是吸取经验教训。以往出现过“政府把工作做通了,新房子建起来,农民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提高要求)又出现反复、不肯搬迁”的现象,让基层政府很被动,一方面造成建成的楼房闲置,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废弃或半废弃的宅基地无法复垦或转化为建设用地,为政府带来财政困难甚至是财政危机。应该说,先拆后建,有一个时间差,虽然期间政府给予农民租房补贴金,一般是足够支付租金而有余的,但是,毕竟给搬迁群众带来短期的生活不便:例如,老弱病残等家庭租房有困难,农机、农具、生活杂物等非常多,外出租住并不方便。这些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为什么让农民先支付少量选房押金?这是一个让农民不乐意或质疑的点。基层政府为什么这样做?第一,为了确认项目是否能够启动。因为政府一般都有规定,农房改造群众同意率达到一定指标(例如95%或90%),押金比例缴纳也要达到一定比列(例如80%或75%),才能立项开工,因此,农民交了选房押金就等于同意和确认了。押金数量各地不同,有几千元的,也有1万或2万的;第二,农民支付押金时,同时选择楼房户型、数量,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规划建设新房子数量、结构和整个社区。这些理由应该是成立,实际上这些押金也可以作为建房资金,算是农民垫资,其实也体现了政府资金困难,不过也未尝不可或无可厚非,特别困难的农户,政府也是允许免交押金的。 二、如何看待近期对农房改造、撤村并居的评论或判断 一些专家和媒体对近期的农房改造和撤村并居、特别是山东的情况发表了一些意见和评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带有批评或否定的观点: 1、政府获取建设用地论。这是一种看到了事实的判断,政府是有这一目的。我们要综合考察中国现在的情况。一方面,农村宅基地严重浪费。全国现在绝大部分农村的户籍人口与实际常住人口相差甚远,常住人口只有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多数是老人,少数是中年妇女,学龄孩子多数已经随父母外出、在城里上学,多数地区的学龄孩子还在本地农村读书的已经低于50%,多数村庄房屋空置或利用率很低(1-2个老人住着一个大院),人员稀少,日趋凋敝,可是村庄却占用大量优质耕地。例如,2020年7月初我去一个户籍人口579人的村实地考察,访问了众多农户,只见一个男青年,还是大三学生回家休假,2个中年男性,几个中妇女,其他全部是老人。该村有179户,217处宅子,完全空闲的的宅子73处(在农村比例不算高的),宅基地占用152.42亩;另一方面,还得不断从事经济建设,需要建设用地,而国家为了保护耕地,严控建设用地指标,许多地区的建设用指标严重短缺,例如,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现在几乎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了。在坚持占补平衡原则下,通过农房改造和村庄整理、节约出耕地和建设用地来,用于更高效的领域,是符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否应该肯定或至少不应该被否定? 2、为了财政收入论。这种观点其实与第一种是高度相关的,有些直接说是“卖地论”。可以说政府有筹措财政收入的目的。可是政府为什么呢?前面已经揭示了,近几年经济不景气,财政困难,这是事实,不必回避,可是事情还得做,美丽乡村要建,新房子要盖,没有钱,想通过先整理出建设用地指标或复垦耕地,卖掉换钱或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再拿这些钱为农民盖新房。这是基本事实和判断。如果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全部复垦为耕地,国家财政的补贴款基本上可以建设和安置好村民新区。如果一部分作为建设用地可以有偿出让,基层政府是可以多获得一些收入(国家财政补贴复垦是每亩20-40万元,而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大概45-70万元每亩),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建设用地一方面短缺,一方面还不好卖,给本地政府用作公共基建用地,本地政府多数还是没钱,只能直接无偿使用。所以,为了财政收入论,如果说为了筹措农房改造、撤村并居的资金,是应该被认可的,如果说基层政府为了除此以外的收入目的,至少在多数地区是没有客观条件实现的,即使一些地方能够部分实现,也不是坏事,因为现在基层政府太缺钱了,需要做的正事真的很多,乡村振兴基本上都是靠政府花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