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正值盛夏,此时气候炎热,阳盛于外,人体阳气走于肌表,人们常感身热难耐。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养生就应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切勿贪凉过度。 一旦阳气受损,阳虚生寒,则会引发各种寒证痛证。夏季伤阳,无以温养,冬季来时机体抗寒无力,手足不温,将会更加怕冷。《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南方日报记者 王良珏 摄 夏至时期暑热较重,人们喜欢趋凉避暑,如空调制冷、饮冷吃冰等,多又引起阳气损伤。 夏日养生如何把握好尺度,既能消暑而不伤阳,又能降温而不生寒呢?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空调制冷温度不宜低于26℃,或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以免温度过低、温差过大损伤体表卫阳。 2.避免空调风口直吹头背(人体阳位),以免风寒袭阳直损阳气。 3.避免大量进食冷饮、雪糕等冰冷食品,以免寒凉直中损伤脾阳。 4.进食西瓜、冬瓜、绿豆汤等寒性瓜果、汤水时尽量避免冰镇而吃,以免寒上加寒重伤脾阳。 5.服食清热降火、消暑降温的凉茶、汤水时应适可而止,以免下火过度伤人阳气。 6.饮冷吃冰后胃肠不适,可适当喝点姜汤、热茶以温中散寒,扶阳暖胃。 7.空调受寒,手足不温可适当增加活动,最好有微微汗出,以升阳助气,发汗祛寒,促进气血流通。 8.避免炎热高温下运动劳作,既防中暑,也防汗出太多,气随汗泄而损阳伤阴。 银菊饮 材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 制法:金银花、菊花放茶缸内,沸水冲泡10分钟,加糖调味,放温饮用。 功效:消暑清热解毒。适合暑热天气,目赤咽痛,口腔溃疡之人饮用。 绿豆瓜皮粥 材料:绿豆100克,西瓜皮5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西瓜皮洗净切块,绿豆洗净浸泡1小时,白米淘洗干净,在煲中加水2500ml,先煮绿豆至裂开,然后加入西瓜皮、白米,适时搅拌,煮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湿。适合暑湿困阻,舌苔厚腻,皮肤疮痒之人食用。 消暑防晒汤 材料:西红柿200克,胡萝卜200克。 制法:胡萝卜洗净去皮切粒,西红柿洗净切块。热锅,加油少许,倒入胡萝卜略炒,然后加水适量,放入西红柿,大火煮开至熟透后关火,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消暑防晒,益肝明目。适合暑热天气,户外工作之人食用。 夏枯木棉脊骨汤 材料:夏枯草30克,干木棉花30克,扁豆20克,陈皮5克,蜜枣3枚,生姜2片,猪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消暑解毒。适合暑湿困阻,烦热难眠,目赤尿黄之人食用。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成杰辉 【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 【通讯员】宋莉萍 董飞 【手绘】程子宜 【图片】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