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闽宁协作丨对口扶贫跨山海,“铁杆庄稼”结硕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6
摘要:如今的西吉县城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料图片 东南网6月2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昔日西海固,穷苦甲天下。 宁夏固原市属于西海固地区的核心区域,固原西吉县是国家和宁夏扶贫开发重点县。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福建

闽宁协作丨对口扶贫跨山海,“铁杆庄稼”结硕果

如今的西吉县城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料图片

东南网6月2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昔日西海固,穷苦甲天下。

宁夏固原市属于西海固地区的核心区域,固原西吉县是国家和宁夏扶贫开发重点县。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福建和宁夏建立起对口扶贫协作关系。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增收和转移劳动力的“铁杆庄稼”。乘闽宁协作的春风,一代西吉儿女跨越千山万水,走出一条致富路。

闽宁协作丨对口扶贫跨山海,“铁杆庄稼”结硕果

杨明(右)在给学生辅导。资料图片

有女“东南飞”

“23年前,《厦门新娘》在央视播出。对于南方的概念,差不多就是电视里看到的那样,车水马龙,现代繁华。”当时,阳春三月的宁夏西吉县还是隆冬模样,即将南下的宁夏固原西吉县扶贫办干事蒙忠升的心里却涌动着一股兴奋劲——他将带着由西吉县93个姑娘组成的首批劳务输出队,乘坐由县里包下的3辆大巴,“嫁”往福建打工挣钱去。

万事开头难,促成首次“南飞”的过程并不顺利。从西北到东南,两地除了2000多公里的距离,横亘在务工人员心中的,还有远离家乡的心理障碍。

“还是因为离家太远,家长也不放心。”时任固原西吉扶贫办干事的董成璧清晰记得山区动员第一批女青年出山的情景:一想到去遥远的东南沿海,背井离乡,一切未知,老乡们个个摇头,一口回绝。宣传动员了三个月,没有一个人报名。为此,董成璧说服自己的妹妹和侄女带头,通过做通姐妹们的思想工作,1997年3月3日,西吉县93个女青年走出大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彼时,坐在南下的大巴里,来自平峰乡的张英正怀着忐忑不安混杂着些许期待的心情回想起和父母告别的画面。“出门了,要照顾好自己,不好干就回来。”听着父亲的话,一个劲地点头的张英,望着老家贫瘠的土地和难以为继的生活,打消了退堂鼓。

同样不舍得女儿南下的还有蒲云霞的父亲蒲子仪。云霞是自己主动报名去的,她走的那天,父亲帮她背着东西,将她送到乡里。汽车开走看不见踪影了,蒲子仪还杵在原地,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3辆大巴上,装着各种“张英和蒲云霞”的故事,开了三天三夜,顺利抵达福建莆田,拉开了闽宁协作劳务输出大幕。

“劳务输出,可以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学点子、找路子,是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1997年,年仅20岁的董成璧在一次动员会上,被福建挂职干部的一席话打动了。

和姑娘们忐忑不安不同,董成璧是做好了长期待在福建的准备。第二批女工出发前,县里“看中”了会讲普通话、人又机灵的董成璧,任命他为协调管理人员,于4月27日带着149名务工女青年一起出发。

“下车时,大家的腿都肿了一圈。一抬头,发现原来外面的山不是光秃秃的,长着树,绿油油的。”南方湿润温暖的气候和满目葱绿的景象,给董成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作为“娘家人”,和务工青年一起住进莆田涵江金高威电子厂(后改名为新威集团),成为山海两端联络员。

闽宁协作丨对口扶贫跨山海,“铁杆庄稼”结硕果

今年2月份,西吉县政府包机送工人南下赴闽上班。资料图片

十年潮涌南下热

“福建气候炎热,语言环境、饮食习惯等都需要时间适应。”董成璧说,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来莆田3个月后,他就组织大家去了湄洲岛、鼓浪屿。“大家都从来没见过大海,特别激动,兴奋地直跳。”

不仅有董成璧、蒙忠升、靳芳霞几个“娘家人”在旁照应,厂里对西吉来的员工也很照顾。为照顾饮食习惯,企业专门开办了清真食堂。

很快,姑娘们适应了新环境,工作也慢慢上手。有的做操作工,有的做检验员,有的做包装员,流水线细活,多按件计酬。认真、勤劳的张英,等来了一个月后的第一笔工资:11张100元现金。“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见过100元面值的钱,一下子领到这么多张,她都激动到发抖。”董成璧还记得,张英只留下一张,把剩下的钱都交给他,帮她给家里邮回去。

那时候公务员月收入在300元左右,月薪1000元对于从大山里出来的姑娘,无疑是一笔“巨款”。经由董成璧邮回去的钱,最后都变成了西吉老家的一辆辆“奔奔车”、一幢幢新房子。“当时一辆农机车3000多元,大部分家庭都买上了。”蒲永霞平均一个月寄回1400多元,家里不仅盖了房子,买了农机车,还有了存款。

“前4个月就来了近600人,每天晚上公司固定电话室都排起长队。”董成璧说,后来公司给他配了一部传呼机,几乎每家有姑娘在莆田的老乡手里,都有他的寻呼机号码,这串热线不仅牵起了隔着山海的思念,也见证了莆吉两地劳务协作的发展历程。

“最多的时候,一次能来3000多人,后来西吉和莆田开通了专列,还有卧铺大巴,隔天发车,走高速两天时间就能到。”董成璧说,从1997年到2008年,整个固原市一共往莆田输送了36000多人。

潮涌东南,一拨拨的务工人员南下,也为莆田经济社会的发展献出一分力。2003年,新威集团共有17000多名工人,其中固原市占1/3。务工范围也逐渐覆盖莆田各县区,产业延伸到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业等领域。

闽宁协作丨对口扶贫跨山海,“铁杆庄稼”结硕果

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扶贫车间,贫困户杨青梅在制作电子计数器配件。林爱玲 摄

两地开遍幸福花

用勤劳的汗水浇灌梦想,“铁杆庄稼”在海风吹拂下生根发芽,在西部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工作不累,环境也好,家人让我好好在这边做。”19岁的杨海弟来自西吉县田坪乡,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涵江华鑫玻璃厂担任操作工,月薪5000元左右。

“赚了工资,学了技术,开阔了眼界,在莆田企业方眼中“勤劳、踏实、好学肯干”的西吉工人,经过几年的经验积攒,稳定在莆田发展的都被提拔成为公司中高层:董成璧的哥哥也是南下就业潮中的一员,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已成为城厢区嘉辉光电公司的一名高层员工,年薪几十万元,全家在莆田置业定居;女工谢红嫁给本地青年,如今在顺丰集团做部门经理;王旭东在莆田开了一家鞋面厂,把老家年轻人带过来,厂子规模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