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的体育电影?(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3
摘要:体育运动代表的,是积极且坚韧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它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体育电影想要触动观众的内心,就要看能否找到找到情感的共鸣,深刻的体现人性。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

体育运动代表的,是积极且坚韧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它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体育电影想要触动观众的内心,就要看能否找到找到情感的共鸣,深刻的体现人性。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钟秉枢教授曾经评价道:

“以往影片在写小人物如何成为明星时,没有从人性角度去揭示幕后故事。实际上我们有太多的冠军,比如王军霞和影片中的吉塔一样来自社会草根阶层。影片呈现出来的是普通人成为冠军的成长经历,和一个普通人成为冠军的回味和体验。人们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成为了冠军,但是我们的体育影片,几乎没有揭示这些人如何成为了冠军。”

我们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场面,多么精彩的视觉冲击,只需要回归本源,讲人,从最平凡的地方出发,去讲述一个饱含真挚情感的人性故事。


市场助力,迎接产业的拐点

先进的电影产业与根基深厚的体育基础相结合,好莱坞总能依靠波折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和强大的班底,将运动题材本身特有的热血、激情和群众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体育题材电影在美国能够持久不衰,自然也离不开美国深厚的大众体育基础,其1.7亿参与体育的人群,构成了体育电影的基础。

我国体育产业自1978年开始经历了萌芽、探索、成型的过程,最终在2008年迎来黄金发展期。40年中,国内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逐渐放开,政策逐步松绑,从初步尝试体育经营活动,到深化改革,再到政策重点推动、奥运效应带动,最后走到现在的互联网+体育时代。

在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体育产业价值不断壮大。各市场巨头布局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初具规模和体系,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预计将会继续进一步拓展深化。目前,国内巨头对体育产业的布局已经深入到上游资源,

据估计,2020年体育产业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增加值预计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预计超过1%,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2%。这也说明在政策的支持带动下,未来中国体育服务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众体育是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相比于中国刚刚起步的群众体育市场而言,美国群众体育市场的发展已经表现的比较成熟。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实施效果评估总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的人数比例已达33.9%。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2016年已达3.36万元。居民能够将更多收入投入到食品支出之外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在2015年超过1500万,具备大额消费需求和能力的中产阶级群体数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2025年,全国31省市体育产业认领的规模目标合计7万亿,远超国家5万亿目标。

喜剧和爱情,商业元素必不可少

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喜剧和爱情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体育电影,同样需要在紧张刺激的进程中,来一点喜剧元素的调剂。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主打运动题材,但是落脚点却是喜剧,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无疑是成功的。

现如今,体育事业的火爆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摔跤吧,爸爸》的成功,也让更多的电影人和观众,开始关注这片待发掘的土地。

近日,陈可辛筹备四年的《李娜》也在武汉开机

未来还有周杰伦的《靠谱兄弟》,李安的《马尼拉之战》以及周青元导演的《起跑》

这些体育电影值得我们期待,面对着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的体育电影也会迎来崛起的时代。

关注微信公众号:体娱相对论,获取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