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依托数据中心对客户用电数据的及时准确采集,数据中心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客户不同季节的历史数据比对,计算客户用能结果。智能算法不仅能精准计算用电偏离率,判断居民家中用电是否异常,还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判断居民生活规律是否发生变化等情况,为社区更好服务居民生活提供依据。 “电力公司应用电力远程计算服务,为小区居民用电提供了专业指导,能及时发现日常用电及生活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小区安全,让社区管理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滨海新区湖北家园弘滢物业管理部经理李明田说,“这也是电力公司联合我们开展小区智慧用电服务的初衷。小区居民特别是残疾人、独居老人居室内生活是社区服务的盲区。我们一直在寻找一双不侵犯小区居民隐私,又能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关爱之眼’,实时了解小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实现小区服务无死角。” 7月18日,滨海供电公司利用电量分析,发现滨海新区湖北家园小区居民张深有家用电量较以往减少很多,便联合物业上门走访。走访人员了解到该户是一位新入住的独居盲人,便将其纳入特殊服务群体,并开展延伸服务,为其更换浴室空气开关和室内老化线路。 “我是一个盲人,得到了电力公司的帮助,心里非常感谢!”张深有说。 今年以来,国网天津电力联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智能电力服务社区生活领域大胆尝试,拓展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社区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将围绕不同产业,汇集共享多方数据,探索打造智慧园区、社区、城区等多个模式推广场景。 停电“零”感知用电更节能 “故障停电是客户最不愿经历的事情,抢修不及时也最易引发客户投诉。客户尚未报修,甚至停电故障还没有出现,我们就能知道并开展抢修恢复供电,这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利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这个契机,我们研发建设了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让我们距离这一目标更近了。”滨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副主任刘慧芳说。 供电服务指挥系统拥有信息通信和智能研判功能的主动抢修功能模块,可以使电力企业接收停电及异常用电信息更及时、准确,让客户停电“零”感知成为可能。 该模块依托智能配变终端和智能电表,利用高速信息通信系统,实时检测客户用电状态,可将客户停电故障或其他异常用电信息自主传回至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第一时间生成抢修工单,便于抢修人员迅速出动开展抢修。 “这种自动报修模式,提高了居民用电故障抢修效率,让小区居民用电得到了保障。”已经安装了智能配变终端和智能电表的滨海新区季景华庭小区物业负责人王芳说。 预计到今年年底,滨海供电公司将完成4个居民区2000余户智能配变终端和智能电表宽带载波模块安装任务,有力推动居民用电故障抢修从“被动抢修”向“主动抢修”转变,故障抢修时间和停电时间都将大幅缩减。 利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服务居民生活,除了让居民用电更便利外,最主要的就是指导居民节约用电。不能准确掌握居民家中每个电器的耗电情况,一直是电力企业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国网天津电力研发的具备智能负荷辨识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电表,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针对传统计量电表不能获取单台家电用电信息、无法在线监测运行状态等问题,联合高校及科技企业,国网天津电力成立了一体化攻关团队,启动电表智能量测系统项目研究工作。攻关团队优化内外部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在技术研究、系统开发、设备研制、落地应用等方面创新攻关,最终研发成功新型电表。 新型电表不仅能准确“识别”家用电器,还可实时采集家庭用电负荷种类及各种电器消耗电量信息,通过精细化用电数据监测与能耗预警分析,提供节能指导方案。新型电表已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人才公寓试点应用,运行情况良好。 “以前不留心用电情况,有了新型智能电表,最近我几乎每天查看一下我家用电信息和电器运行状态,提醒自己关掉待机耗电的电器,每月可以节省一笔电费开支。”人才公寓住户张华说。 国网天津电力将进一步拓展新型电表在居民小区的安装应用范围,同时加快系统应用功能开发,为居民提供节能诊断、安全隐患辨识、电器评价等智慧互动增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