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融通世界、见证时代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3
摘要:(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 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

  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主旨报告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的主旨报告。韩海丹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的主旨报告。韩海丹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 章新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今天,我们在石家庄再次聚首,共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盛举。在此,我代表中国新闻社对各位出席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记录了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历史变迁,参与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助力中国融入世界。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也从最初的仅有百余家媒体与会,到如今规模达四百余人,已经成为全球华文媒体的“精神家园”。

  一、华文媒体的发展现状:转型求生,融合求变

  过去两年,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国际传统主流媒体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中国内地的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运营等方面的融合也取得了诸多的进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历经两百多年风雨自有其韧性,对母语文化的坚守支撑着华文媒体直面冲击与挑战,在转型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在融合中探索变革与创新。

  ——传统媒体的式微与突破

  对传统华文媒体而言,困局依然存在。

  2017年12月,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文艺版《南洋文艺》宣布停刊;2018年11月,纽约《明报》刊出“业务重组暂时停刊”的启事,电子报及网站亦随之停止运作;2019年1月,《欧洲新报》休刊,该报曾经覆盖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困境,就会有突破。近两年依然有华文报刊、电视台、电台的创立,为世界华文媒体大花园再添了新色。

  为纪念华人抵达古巴170周年,《光华日报》于2017年5月得以复刊;新西兰中文《先驱报》2018年1月与英文旅游杂志合作,创刊中文版季刊《抵达》;2018年2月,老挝首家华文侨报《中华日报》宣布创刊,结束了老挝没有华文报纸的历史;2018年5月,泰国中文国际广播电台开播。

  面对新媒体信息碎片化的冲击,部分华文媒体向内容做精、做深发展。加拿大《加中时报》着眼华人社区,推出了一系列原创述评报道作为封面文章,引发了当地华社热议;《星星生活周刊》2019年推出的“农场访谈系列”深度聚焦投身农业的华人群体。

  应当看到,传统华文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及报道的深入性难以替代,其承载的文化教育属性也为华人社会所珍视,精耕传统媒体的同时拓展新媒体成为很多有实力的华文媒体发展的新动向。

  ——新兴媒体的崛起与繁盛

  转型新媒体,是目前传统华文媒体发展的趋势,依托内容采编的优势,通过新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广泛传播,形成较大了的新的影响力。

  美国《侨报》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的成效显著,官方微博粉丝230万,是中国内地以外拥有最多粉丝的华文媒体的官方微博。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触网”时间早,“星洲网”近年来在马来西亚各大网站中跻身前十。《星洲汇报》在2018年登场,通过推送新闻到用户邮箱,仅一年用户就增至10万。

  在柬埔寨,《华商日报》《柬华日报》建立网站,开设移动客户端。2018年1月诞生的华文电子报刊《柬中时报》的读者群中较多50岁以上者,说明老一代华人也开始改变阅读习惯。

  非洲地区也出现了一批以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如南非侨网、博茨瓦纳华人网、西非华声等。

  在香港,《东方日报》《明报》《星岛日报》等都拓展了新媒体业务,并有较高阅读流量。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香港电台等,也致力发展新媒体的平台。

  近些年表现亮眼的华文新媒体中有许多并无传统华文媒体背景,如新西兰天维网的华文论坛注册用户高达31万,还建立了社交媒体的矩阵,升级了手机客户端;菲龙网发展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成为当地具影响力的线上华文媒体;自媒体账号“北美留学生日报”吸引了100万学生、家长及相关人群关注。

  华文新媒体既有遍地开花的繁盛局面,也有一拥而上的诸多问题,如低质内容的泛滥、版权保护的缺失、盈利模式的单一等。如何创新思路、探索传播模式,是当下华文媒体发展的新课题。

  ——媒体融合的开拓与提速

  近年来,关于媒体融合的讨论甚为热烈,海外华文媒体中也不乏从理论到实践的积极探索,显示出华文媒体的自我革新和开拓进取。

  在欧洲,法国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拥有以新闻为主的“欧时网”、以社区资讯为主的“欧时代”和视频新闻“欧时网络TV”,开通了“欧洲时报内参”“向东向西”“英伦圈”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形成网站“一中三外”、移动端“一端多微”的产品格局。

  在拉美,《南美侨报》逐步开拓了《南美侨报阿根廷周报》等7份纸质媒体,覆盖中南美洲80%的地区;在推出中文网站,成立新媒体团队后,还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及葡语推特账号,2018年还推出手机客户端“今日拉美”。

  在东南亚,华文媒体融合发展的速度在加快。2017年12月,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进行了大改组,集中《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数码部的采访资源成立新闻中心,逐步实现拥有华文报纸、华语电视、华文网站、手机客户端等的全媒体格局。

  非洲的华文媒体在融合发展上也有独特探索。环球广域传媒集团以“媒体+”作为发展关键词,包括“媒体+活动”“媒体+平台”“媒体+渠道”“媒体+服务”等方式。

  我们看到,媒体融合发展虽是大势所趋,海外华文媒体却仍处于起步和尝试的阶段。地域与文化的不同、受众需求的多元、技术条件的不足也造成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差异。显然,海外华文媒体的融合发展还须逐步探索因地制宜之路。

  二、华文媒体的作用突显:团结维权,影响主流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