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青龙白玉国老师入(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2
摘要: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白玉国朴实、憨厚、务本、求实。在架子山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也在成长着。先后5次年度考核优秀;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4次获市级和总校级师德标兵;3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1次获秦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白玉国朴实、憨厚、务本、求实。在架子山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也在成长着。先后5次年度考核优秀;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4次获市级和总校级师德标兵;3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1次获秦皇岛市“平民偶像”称号;2014年和2015年分获中国青基会的“烛光奖”和“园丁奖”;2018年9月,获得河北省最美教师称号;11月,获秦皇岛市“365百姓故事汇”优秀作品展演二等奖。并多次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报告团。自2012年以来,他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秦皇岛日报》《河北教育》、河北广播电台等诸多媒体宣传报道。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在我手中一点一滴建起来的,早已经舍不得。”20多年的坚守,白玉国对学校、对学生有着极深的感情,“只要学校在,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沉下心来做教育,本本分分做老师,是白玉国一生永不改变的誓言。

高玉双:巾帼支书带领群众致富 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高玉双,女,1963年8月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杨店子镇高引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委组织部“千名好支书”称号。

2012年,高玉双退休返村挑起了家乡治穷治乱的重担,组建厨师班、成立绣娘手工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6年的时间,她让高引铺村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村子从一个脏乱复杂村变成了环境优美、人人创业、气氛祥和的先进村,带领村民走出来一条乡村振兴路,高玉双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称号。

激巾帼之志,倾全力改善村容村貌

高引铺村是迁安市杨店子镇的一个小村,共410户、1760口人。2012年以前,柴草乱放、垃圾乱堆,村里干部垫付款、群众零工钱欠账单一大摞,集体债务高达280万元……杨店子镇党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审慎研究,决定派高玉双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脏、穷、散、乱、差”的村子,高玉双没有退缩,勇敢地挑起治穷治乱的重担。“年过半百,我不稀罕这个官,更没有个人所图,只是看着老少爷们儿过穷日子难受、着急,想为乡亲们做点事。”

一上任,就连续两天召开两委班子会、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和老长辈会议,厘清工作头绪,统一全村人的思想,集体谋划了村里的重点工作。街道不通,高玉双带领村干部、全体党员率先“门前清”。之后,挨家走、逐户清,“五乱”治理清出了整洁畅通的街道,栽植花草苗木3000多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筹措资金50万元,打深水井2眼,改装变压器2台,安装路灯100盏。多方筹资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修水泥路1500延长米,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

6年间,高引铺村从一个脏乱复杂的村子变成了环境优美、气氛祥和的先进村。“高书记肯为百姓干实事,她不计个人得失,以公正之心团结干部,以慈爱之心温暖群众,这才让我们村村风正、村容美啊。”该村村主任宋井旺说。

凝巾帼之力,带领百姓脱贫增收

“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在我来村里召开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老党员母明芝对我说的话,‘玉双啊,你当书记了,先把村里的电费给交了吧,这水时断时续,我喝水用水都不方便,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总不能老是颤颤巍巍地去人家挑井水吧。’村里没钱交电费,老百姓吃口水都这么费劲,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回忆当初回村时的境况,高玉双感慨地说。

高引铺村有妇女700人,而且个个都是“巧妇”,大炖肉远近闻名。高玉双带头组建了12个厨师班,吸引村里130多名妇女参与,对外承办红白喜宴。村内130多名家庭妇女大显身手,周边村400余名妇女参与其中。厨师班风生水起,最高年度村民可增收400万元。“真没想到咱这做饭的手艺还能赚钱养家呢,可多亏了高书记啊!”厨娘李晓华一脸自豪地说。

显巾帼之美,蹚出致富新路径

“只有一部分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高玉双说,“一定要让村集体富起来,即使有朝一日我不当书记了,村集体也不会再为没钱发愁,百姓也都能过上好日子。”

干点什么呢?经过一番考虑和考察,高玉双又把目光投在了村里的“巧妇”身上。现如今迁安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高引铺村又有临近该市山叶口、塔寺峪等景区的优势,高玉双决定发挥村里妇女的“巧手”,大力发展手工旅游包产品项目。于是由村集体控股、企业入股、全民参股的绣娘手工坊在高玉双的全力推动下于2017年9月成立了。

他们从迁西、青龙等地高价买回70辆传统纺车,从新疆定购来优质彩棉,陆续研发20余种土布产品,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杨店子镇绣娘”,多次参加北京等地展览会。“我们现有绣娘100余人,日均销售额5000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吸引500名妇女就业,每天可生产手工旅游包及各种手工休闲物品400件,年创产值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高玉双介绍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我们农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红利。目前,我们正在对2200亩村域面积进行整体规划,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投资3亿元,分5个板块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购物餐饮、种植采摘于一体的‘嫘祖园’,实现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谈及未来打算,高玉双自信满满。

陈 玉:身残志坚潜心研究30载 推动中医科学发展

陈玉,女,47岁,主任中医师,现为廊坊市人民医院知名专家,中医科副主任。1992年到廊坊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陈玉医生治愈的患者无数,她以振兴中医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多种顽疾及疑难重症的治疗独树一帜,广受赞誉,影响力覆盖廊坊全市各地,甚至京津地区的患者也前来找陈玉医生就诊。陈玉医生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领导科研项目五项,荣获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廊坊人、河北省医药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药卫生工作者”、廊坊市首届十大影响力公关人物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心系患者

陈玉医生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承担着巨大的门诊工作量,恪尽职守,患者为先。医院的上班时间是早晨八点钟,陈玉却有着自己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早晨7:30之前陈玉准时到医院,风雨无阻。由于医术精湛,有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找陈玉大夫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加班加点成了常规,工作量极大。但即使在极度疲劳时,她也会认真地对待每个患者,因为她知道患者挂她的号很不容易。中医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疾病,内、妇、儿、外、甚至五官科、皮肤科……因此陈玉见过形形色色的患者,也深刻了解到一个病人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她说,“一人向隅,满堂不乐,对一个家庭来说,多了一个病人,就少了一份快乐。”每当治好一个患者,她都为患者和亲属感到高兴:满身皮炎的女孩在夏天终于可以穿短袖穿裙子了;手术伤口不愈合的老伯终于摆脱病痛了;被称作“小病秧子”的孩子终于上课全勤了……这样一种喜悦,是不经艰辛感觉不到的喜悦。在SARS、禽流感等疫情期间她不避风险,坚持战斗在临床一线,积极参与疾病的综合防治,为本地区疾病的防控做出了贡献。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