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医药2019年:向左“胡萝卜”向右有“大棒”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5
摘要:医药2019年:向左“胡萝卜”向右有“大棒” 医药网12月24日讯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专家:现在是我们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再给你一个机会。药企谈判代表:4.4

  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专家:“现在是我们整个国家来跟你进行谈判,再给你一个机会。”

 

  药企谈判代表:“4.4元。”

 

  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专家:“4太多了,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吧,4.36元。”

 

  药企谈判代表苦笑:“成交。”

 

  一段不到一分钟的“灵魂砍价”视频,目前已在各大视频媒体平台拥有超过千万次的点击量。这是今年11月份医保药品准入谈判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也是今年医药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对于一些药企来说,能够有资格坐在谈判桌前苦笑一场已属不易,更多的药企可能连痛哭的资格都没有。

 

  2018年底,“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导致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今年11月份进行的国家医保谈判,是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药品谈判,新增谈判成功的70个药品平均价格降低60%。一轮轮的“灵魂砍价”,将药企的利润空间一层层压缩,部分医药类上市公司由于此前过于依赖几款核心药品而忽视了对新品的研发,最终品尝了苦果,结果是利润与股价双双滑坡。

 

  在医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正在由仿制药向创新药领域切换,带量采购、高值耗材集采、医保支付目录的调整,从支付端倒逼医药企业不断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患者。在医疗需求持续上升、医保筹资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医保的不合理支出开始向有效支出转变;另一方面,创新药在政策层面和资本层面获得更多支持,不同的医药企业在今年的经营发展上呈现冰火两重天式的强烈反差。

 

  带量采购加剧市场竞争 药企冷暖自知

 

  2018年年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出台,标志着带量采购正式上线。带量采购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家的大型药品团购行为,通过明确采购量、价低者中标的形式,带量采购加速了仿制药药企之间的市场化竞争。为了能够获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大订单,药企只能接受“以价换量”的结果。

 

  带量采购试点范围是4个直辖市和7个城市,因此被业内称为“4+7”带量采购,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介绍,带量采购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带量采购有确定的商品数量要求,买卖双方可以针对交易细节展开谈判;二是可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三是有助于推动药品采购流程的完善。

 

  对于患者来说,带量采购的直观好处就是药价降低。另外,带量采购对医药市场原有格局也带来巨大影响,企业一旦中标,就可迅速吞下较大市场份额,由于承诺了采购数量,企业中标后不用再担心销量的问题,能够节省大量促销、流通等环节的费用。当然,药企中标在得到销量保障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代价就是给出最低的价格。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对于仿制药的估值偏负面,竞争会使企业业绩波动加大,业绩可预测性下降。长期而言,随着带量采购的推广,国内仿制药会趋向集约化生产,大型仿制药企业依靠低成本、多品种存活下来,但估值可能不高。

 

  实际上,今年的药品集中采购,“4+7”带量采购的模式已逐渐被“4+7”集采扩面所取代。今年以来,药品集中采购从原来的11个试点城市扩大到25个省,加上早已主动跟进的福建省和河北省,27个省级行政区域都已纳入带量采购范围中。

 

  不仅是带量采购的区域范围在全国扩面,在采购规则上也进一步优化,从“独家中标”变为按照中选企业的数量划分采购量市场,并设立“违规名单”,申报企业、中选企业以及配送企业如果存在提供回扣、商业贿赂、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等行为,都将纳入“违规名单”,轻则取消申报资格和中选资格,重则将禁止两年内参与联盟地区药品采购。

 

  “4+7”集采扩面在加剧药企竞争的同时,对医药行业规则也进行了重塑。此前,仿制药价格比原研药低不了多少,在销售上存在很大利润空间。但国家带量采购新政实施后,医药行业的灰色空间被大大压缩,有利于医药行业的阳光化。对于具体药企来讲,原来市场份额较大的药企,受带量采购新政压低药价的影响,本身市场增量不会太高,难免会导致利润下滑;那些原本市场份额较小的药企,如果能中标带量采购,成功进入全国市场,反而能实现薄利多销,利润大幅增长。

 

  华海药业是第一批带量采购的受益企业之一。因为具有原料制剂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华海药业有6个产品中选“4+7”带量采购,201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3.35亿元,同比增长45.95%。

 

  科伦药业的百洛特在“4+7”带量采购中标后,迅速覆盖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97.14%。

 

  德展健康却成为受带量采购负面影响的典型代表。占公司营收95%的降血脂药物“阿乐”是立普妥在国内的首仿药,曾连续多年国内市场份额领先。“4+7”带量采购虽然让“阿乐”的销量大幅增长,但因销售单价下降,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45.48%。在今年9月份的“4+7”集采扩面招标中,“阿乐”更是一改往年“独家中标”的强势,直接成为出局者。

 

  继药品带量采购新政实施之后,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也在今年被提上议程。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在8月份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集中采购是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继而,国家医保局在借鉴前期药品“4+7”集采扩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值医用耗材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集中带量采购方案。

 

  有券商医药投研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带量采购刺激了仿制药企业的价格竞争和研发速度,因为药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仿制药首先要通过一致性评价,然后才能竞选带量采购,在薄利多销的压力下,药企为了生存,必须投身快速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上。

 

  政策面添柴加火 药企加码创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