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是一个让哈尔滨市呼兰区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数字。 今年6月初,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进驻黑龙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14名时任或曾任呼兰区领导职务的官员被官方通报采取留置措施,他们均涉嫌为当地涉黑涉恶势力充当“保护伞”。 其中,呼兰区委原书记、原区长、原政协主席纷纷被依法采取留置措施。此外,被查官员还涉及呼兰区国土、住建、税务、环保、城管等多个重要职能部门。 随即,在呼兰区当地呼风唤雨的涉黑“四大家族”,即以杨光、杨宏和杨荣等为首的杨家,以于文波为首的于家,以王志江为首的王家,以董俊珍为首的董家,也浮出水面。 在呼兰区调查采访期间,当《环球人物》记者行走在壮美的呼兰河畔,手捧一本《呼兰河传》,遥望河边的民国才女萧红故居时,总会惊叹这一方水土的人杰地灵。但每当搜集新闻素材,同当地百姓聊起涉事官员以及同他们沆瀣一气的“四大家族”时,又会听到一些触目惊心,甚至骇人听闻的事情。这难免让人心头一震:在这样一片沃土上,怎会有如此阴暗的角落? 迅疾的“打伞破网” 2019年6月4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黑龙江省。不久,他们打破常规专门组织人员对哈尔滨市及呼兰区进行了为期28天的下沉督导。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会同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和哈尔滨市公安局,也已经有专案组在呼兰区秘密开展调查。 大量群众举报让专案组将目光投向一个重要人物:鑫玛集团董事长杨宏。鑫玛集团主营呼兰一家供热企业,近些年,每逢冬日都有群众到区政府反映供暖不正常。而这家企业由于有独家垄断协议和背后强大的保护伞,所以有恃无恐。 专案组发现以鑫玛集团董事长杨宏为首的黑恶势力已经在呼兰区盘踞多年,大到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小到废品回收、丧葬用品,他们垄断许多行业。经过深入调查,专案组了解到之前全区的供热由一家国有企业提供热源,但前几年鑫玛集团的热电企业取代了这家国有企业,当地百姓家的室内温度急转直下。 调查视线开始转向“保护伞”,市纪委监委很快发现这一重大错误决定是由时任区委书记朱辉、区长于传勇和副区长刘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违规批准的。市纪委监委马上对十余名相关领导干部依法采取了留置措施。 据央视新闻曝光,呼兰区原副区长刘东交待,2015年1月,有人找到时任城管执法局局长的他,“拿着一张银行卡,放到我办公室就走了,我问他有多少钱,他说有50万。”那个人还跟他说,杨宏要在呼兰区头一批建热电厂,要办完手续才能开工,要他关照一下。 时任呼兰区区长于传勇“定力”更强一些,“杨家兄弟开始时利用利益和物质(拉拢我),但是看我不为所动”。于是杨家对于传勇说:“你好好干,我们家资源众多,可以到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帮你沟通,让你尽快成长,早日进入市级领导班子。”于传勇最终被打动了。 亿兴集团董事长于文波家族和官场联系也很紧密。今年6月10日,于文波因涉嫌多项罪名,被齐齐哈尔建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环球人物》记者在起诉书上看到,2009年12月,于文波因怀疑呼兰区建设局原局长王明杰背后讲坏话,伙同他人对其进行辱骂、殴打。不知是不是被打怕了,王明杰后来也走上了罪恶之路。 天眼查显示,董俊珍家族名下企业涉及农业、建筑、采砂等行业,其中凯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呼兰区腰堡镇大堡砖厂等企业,和他名下几乎所有农业企业,注册地都在腰堡街道大堡村。而呼兰区腰堡街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树河,此次也被依法采取留置措施。 王志江家族名下注册的公司,除哈尔滨,还辐射到海南三亚、山东青岛、辽宁大连等地。呼兰区政府网站显示,王志江曾任呼兰县建筑施工第三施工队队长,头衔和职务都与建筑行业相关。此次被通报的涉嫌违纪违法官员中,涉及多名分管城建、国土资源的区级领导。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指出,被围猎腐蚀、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目前看有四种类型。一是“主动帮助、推波助澜型”,不仅帮黑恶势力“拿活”,还“一条龙”全程服务;二是“直接输送、输财补血型”,在企业不具备相应资质情况下,违反规定拨付资金;三是“间接助长、失职失责型”,收受钱财后,对上级政策要求置若罔闻;四是“被迫屈从、听之任之型”,涉黑涉恶势力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复杂的人脉关系,对一些公职人员重金贿赂不成,就威胁恐吓、侮辱谩骂,有的党员干部“缴械投降”、底线尽失。 臭名昭著的“于家食堂” 在呼兰,《环球人物》记者切身感受到“四大家族”,尤其是于、杨两家的强大影响力。百姓往往“谈黑色变”,有的担心一些未落网的“虾兵蟹将”找他们麻烦,有的怀疑记者是黑恶势力的“卧底”,有的怕风波过后“四大家族”杀个回马枪,查出受访信息,秋后算账。 当记者收集到一些“四大家族”,尤其是于、杨两家的黑恶往事,才理解了呼兰百姓的担忧。 在“道儿上”,于文波因脾气暴躁、心狠手辣而出名。1996年9月,于文波伙同他人预谋将自己的妻兄赵纯的腿打折,但没有得逞。赵纯人称赵四,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想当年他是呼兰“叱咤风云”的恶霸,大大小小的企业、采砂场都要向他交保护费。他还逼人赌博,如果收到他的邀请不前往,他便会“接你老婆上下班,接你孩子上下学”。于文波作为赵纯的妹夫,早年是跟他一起混社会的,但起诉书中的细节显示,预谋算计赵纯的于文波,早就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