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加强老城保护 北京首批429处历史建筑公示(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3
摘要:照澜院位于清华大学西南处,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照澜院又名南院,1920-1921年建,1947年据朱自清提议改为照澜院。由庄俊设计监造。包括甲、乙两种户型各10套,甲种为西式双拼单层外廊式住宅(丹顶洋房

照澜院位于清华大学西南处,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照澜院又名南院,1920-1921年建,1947年据朱自清提议改为照澜院。由庄俊设计监造。包括甲、乙两种户型各10套,甲种为西式双拼单层外廊式住宅(丹顶洋房),乙种为中式三合院,建筑面积共3650平方米,可谓中西合璧。

照澜院场地总体呈方形,西式住宅布列于北、东两面,南、西面排布中式院落,中部围合的空间设为公共运动场。中西建筑融入林木树草,意境清幽。

其中,10所西式丹顶洋房各有半开敞式院落,正房前出廊宽敞,面向树木茂密的小径。室内空间划分为居室、公共活动、辅助用房三个功能区,并以公共活动区为核心展开。公共活动区包括起居室、餐厅,居室区包括两间卧室和盥洗室,辅助用房区包括女役室、厨房、厕所、煤室、役室、储物室。

10所中式院落起初为二合院形式,仅建正房和西房,后增建为三合院。正房面阔五间,明间为客厅,两次间为寝室,两梢间分别为厨房、浴室、储物等辅助用房,西厢为书房。这种布局将日常功能紧凑地布置在正房内,功能至上的实用主义取代了传统四合院严格的等级制。

很多名人都曾在照澜院居住过,梅贻琦、戴志毒、杨光粥等首先入住,赵元任、陈寅恪、张子高、马约翰、俞平伯、张申府、袁复礼等也相继安居于此。这里一直作为教职工的住宅,是清华最早的教授住宅群,是清华园中保存最完整的故居群。如今这些老院落很多是大杂院,或用作店铺或办公。

科源社区“特楼”:

39位两院院士在此居住

科源社区“特楼”也被称之为中关村“特楼”。说起“特楼”可能年轻一些的人不一样知道,但提起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这些在“特楼”里居住过的科学家名字,相信无人不知。

“特楼”是1950年代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被称之为“特楼”。

“特楼”位于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北区的宿舍区,分别为科源社区13号楼、14号楼和15号楼,是整个科源社区的核心。三座楼整体朝南呈“ㄇ”分布处于科源社区轴线中心。

特楼的共同特点是面积较大、房间较多,有带浴盆的卫生间和设备齐全的厨房。户型多为三居室或四居室,面积为100平方米以上,每栋三层共48套住宅,先后共有39位两院院士在此居住,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才荟萃府第,在那个年代,“特楼”还驻有一个装备精良的警卫战士班,彰显了“特楼”的分量。

“特楼”作为科学家的故居,在此居住的多是中国某个学科的奠基人也可谓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发祥地,记载着中国的科学发展史,对祖国有重大贡献。

加强老城保护 北京首批429处历史建筑公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