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加强老城保护 北京首批429处历史建筑公示(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3
摘要:那么,这座小楼当年是谁建的,做什么用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去探寻,会发现小楼西边山墙上“同兴和木器店”的匾额仍隐约可辨,剥落后的门额上也显露出“同兴和、古玩”等字样,墙上还有“同兴和木器店”牌匾。从这些

那么,这座小楼当年是谁建的,做什么用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去探寻,会发现小楼西边山墙上“同兴和木器店”的匾额仍隐约可辨,剥落后的门额上也显露出“同兴和、古玩”等字样,墙上还有“同兴和木器店”牌匾。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这里是京城知名的木作老字号“同兴和”的旧址。

说起“同兴和”,它的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品牌积淀。据说,清嘉庆年间,清宫造办处日渐衰落,众多能工巧匠流落至崇文门地区的东晓市街上一条百十来米长的鲁班胡同,开设木器作坊,并将宫廷制作技术融入民间木器制作工艺,木器作坊这一行业在此落地生根,日渐兴盛。清末民初,这里共汇集了35家制作硬木家具的作坊和店铺,其中不乏一些名噪京城的老字号,同兴和木器店便是其中之一。

同兴和木器店开业于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其前身为一家制作硬木马鞍的店铺,后扩张为专门生产、收购、修售硬木家具,大量收购流落民间的名贵木材及宫廷家具,雇佣了众多的原清宫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按宫廷制作技术仿制宫廷家具,并收购家具旧件维修出售,同时承接达官贵人上流社会的家具的修理业务。以其“选料精细、技术精湛、做工考究”等特色,在这一行业内做响了自己的招牌,成为当时木器行业老字号的龙头老大。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的直隶军阀吴佩孚在京津两地的宅第所用家具摆设均由同兴和供给和布置,同兴和出品的家具逐渐成为当时众多商贾望族青睐的对象。这座“同兴和”的旧址就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

新中国成立后,35家木器作坊和店铺实行公私合营,同兴和的名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为了恢复老字号“同兴和”品牌,传承明清宫廷家具制作技艺,2008年北京同兴和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重组成立,继续延续它当年的辉煌,而这座二层小楼则成了它早年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者。

除了这座小楼,还有西打磨厂街213号院,育芳胡同5号院,北极阁3条22号等一批民国时期的建筑,被列为历史建筑的范围,都属于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西打磨厂街213号院

据《北京四合院》记载,西打磨厂街213号院曾为山西晋商乔家票号大德通总号所在地。此院位于东城区前门街道,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属于典型的商、住两用建筑。大门位于东南隅,有西洋式大门一座,门楣上的砖雕非常精美、漂亮,大门上方曾有长方形匾额,从右至左书写着“大德通银号”。进门曾有一座靠山影壁,影壁西侧开一道门,进门是倒座房,用作银号的营业厅。

院内有倒座房四间,清水脊,合瓦屋面,戗檐雕花,十字间海棠棂心窗。院内北部为一座二层建筑,过垄脊,筒瓦屋面,前出筒瓦卷棚廊厦,梅花方柱,戗檐处做砖雕装饰。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筒瓦屋面……光听这建筑的说头,就很讲究。

育芳胡同5号

育芳胡同5号,根据东四六条胡同介绍牌内容,育芳胡同5号为徐世昌旧居之一。该院落位于东城区东四街道育芳胡同,民国初年建筑,二进院落,坐南朝北。金柱大门,门墩、雀替、倒挂楣子保存完好,过厅南房,四抹槛窗,横披窗,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城区居住建筑的技术水平和结构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二层楼房前出廊,保留倒挂楣子,明间拱券门,木质楼梯,支摘窗,反映出当时建筑受民国时期西方建筑文化传播的影响,具有建筑风格西化式特色,体现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陆宗舆故居

北极阁3条22号为陆宗舆故居,陆宗舆1925年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被汪兆铭伪国民政府聘为行政院顾问。据当地居民说,此处在民国时曾为协和医院宿舍。该院大门位于院落西北隅,从外向内看,大门是典型的中式样式,有飞檐、有门楣。但是跨入院落,再一回头看,整个大门又成了标准的西式,呈现拱状。院内现存一座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九檩,绿琉璃剪边硬山调大脊顶,带吻兽,硬山顶,披水脊。此殿在协和医院使用期间经过大修,在山墙上开了八角窗和筒子门。博缝头、戗檐砖、筒子门挂檐板和八角窗套均有精美的砖雕。东部新建了两座西式小楼,灰砖墙体,现代木质门窗。

“这些民国时期的房子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一座城市中,不同时代的建筑交错纵横,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把这些房子列入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有利于保护历史信息和内涵,也有利于延续北京文脉的传承。”有专家这样说。

北京大学燕南园历史建筑群:

燕京大学的外教住宅 “小洋楼”当时名贯京城

上世纪20年代,司徒雷登初任燕京大学校长,在北京西郊明代勺园(明代画家米万钟故居)和清代淑春园(乾隆赐予和珅的皇家园林之一)旧址基础上,建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式校园——燕园。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占地48亩,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师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师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门口,还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门牌。

燕京大学是有名的“高薪养师”学府,为给教授、学者们提供一流的条件,燕南园的建设可谓不惜工本。燕南园采用的是美国城郊庭院别墅的模式,多为两层小楼,楼梯设在屋内,附带一个小花园,除泥石砖瓦取自当地,其他建材多由国外运来。

门扇窗框用的是上好的红松,精美的门把手全由黄铜制成,房间里铺设打蜡地板,屋角有典雅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里冷热水分路供应,每座住宅还有独立的锅炉房以供冬季取暖,家家门前屋后有一个宽敞的庭院,花草繁茂。

燕南园"小洋楼"之豪华当时名贯京城,此后几十年内都鲜有教师住房可与之媲美。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中国教授对中国的政治、历史、科学、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学家洪业、翦伯赞,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汤用彤、冯定,化学家张龙翔、黄子卿,语言学家王力、林焘,美学家朱光潜,生物学家沈同,文学家林庚,历史学家侯仁之,作家冰心和社会学家吴文藻夫妇等都曾生活在燕南园。

清华大学照澜院历史建筑群:

清华园中保存最完整的故居群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