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赵鹏飞:疫情下印刷企业的危与机(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3
摘要:为控制疫情蔓延,全球进入社交距离与人员流动管控状态,中国实施隔离政策,德国号召民众“禁足”,美国称之“居 家避难”。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都承受了复工与疫 情防控造成的管理不畅、延迟 开工、复工人数

为控制疫情蔓延,全球进入社交距离与人员流动管控状态,中国实施隔离政策,德国号召民众“禁足”,美国称之“居 家避难”。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都承受了复工与疫 情防控造成的管理不畅、延迟 开工、复工人数不足、有效生产时间缩减、产能压缩等多重压力。多数企业已认识到,在生产环节上,要抛弃落后产能,摆脱手工对产能和效率的束缚,实施智能化转型,降低对人力的依赖,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营不受或少受突发事件影响,走向平稳有序经营。

智能化并不是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只是基础,智能化更 重要的是数据或者大数据的支撑和运用。疫情期间所有企业都采用在线办公,虽然在线深度有所不同,但是这次疫情已经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推进器,疫情过后,随着新基建中 5G 建设的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全面加速。

未来企业间竞争模式也会迭代,产品型业务为主的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技术迭代速度优势是否可以碾压竞争对手,服务型业务为主的企业的效率能否极大提升会成为其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未来印厂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智能化管理运营能力以及与供应链体系的数据连接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

当前国内全面复工到正常状态还需要一个缓冲过程,国外的疫情还未到达拐点,所以在相当长的阶段内,估计企业的产能都较难以满负荷运转,从积极方面看,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全面技术升级的窗口期。

(二)标准化

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刚需,国际间围绕口罩的争议也此起彼伏,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货与国家间的抢货,二是 “标准”。欧洲一些国家曾抱怨中国口罩质量不合格,追溯发现主要是将低标准口罩(普 通防护口罩)用在了高标准需求的场景(医用);美国则也因为此原因出现允许、限制到再允许符合中国标准口罩进口的问题。口罩问题,为全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标准课”,让国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制造供应链体系的优势:只有依据标准才能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有效解决质量纠纷;标准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价值,也是 国际市场准入的通行证,关键时刻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标准就是软实力!

经过这次口罩标准战的洗礼,不仅印刷企业,印刷买家及上下游企业都会大幅提升 标准价值的认知与重视,标准化不仅有利于解决质量争议,也能有效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 行效率与产品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质量管控标准化与认证也将成为国内印刷市场畅行的基本条件。对于印刷企业,利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内功, 建设和升级企业内部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工程。

(三)融资能力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刘晓凯局长在 2019 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印刷创新项目产融对接路演观摩活动的致辞中指出,我国印刷业每年的融资需求至少在 1500 亿元以上。但长期以来,印刷行 业被投资界归类为夕阳产业,并未获得资本的广泛关注。同时印刷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理解不深,金融思维淡薄,即使有资金需求,也大多采用同行之间的拆借、银行抵押贷款等传统方式去解决。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在疫情期间对 80 家北京出版印刷企业 进行了融资意愿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需要融资服务的 印刷企业仅占 5%,有 55% 的企业直接表示没有融资需求;5% 企业表明没有过融资经历或对融资不了解;2%企业表示现金流在疫情期间比之前紧张,但是目前已经自行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这些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一的融资结构会极大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目前正是印刷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风口,要完成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企业服务链的延伸,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光依靠自身的积累是难以完成的。可喜的是,国内某些印刷企业,已走向了资本市场。疫情之下,传出喜讯,山东世纪开元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C轮融资,这也是给印刷同行们打了一 剂“强心针”,原来印刷企业离资本,并不遥远。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也面向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与产品,有了这样的有利条件,印刷企业更应该树立金融思维,勇于接触多种 融资方式,提升融资能力,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租赁、并购重组等多种融资手段,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

当然,对于融资能力的提升,又回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上。企业唯有站在资本的角度,注重产品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赢利能力,扩大市场规模,才能给投资机构信心,才能吸引资本。

总之,不论疫情影响有多大,不论印刷市场变化与订单变化如何,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还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印刷同仁们,让我们高效利用现在危机中 的“闲暇”时机,全面提升内功,创造性地应对未来市场的格局变化,占领先机。

■原文刊载于《中国印刷》2020年第3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