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朱民:各国刺激政策空间枯竭 全球进入抗疫复工并存新阶段(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7
摘要:我们需要加大投资,扩大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普遍的筛查门诊(发热门诊),提高患者早期发现率。具备覆盖所在地人口的流行病收治能力,完善地方流向病定点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布局。设立专门的传

  我们需要加大投资,扩大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普遍的筛查门诊(发热门诊),提高患者早期发现率。具备覆盖所在地人口的流行病收治能力,完善地方流向病定点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布局。设立专门的传染病中心。

  各地都要有随时能启动规模化的“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预案。

  我们也需要在地区层面全面提高医疗资源水平,确保每千人病床数、医护人员数,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数等医护指标达到流行病防治标准,同时对养老院及老年群体建立保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系统,包括在每个城市建立患者管理系统、启动社区治疗中心、建立危重病人转诊制度,可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并实现对重症、轻症患者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

  建立清晰的治理结构,分工完善、涵盖全面,包括社区监测、实验室监测、医院监测、动物监测以及国际监测疫情监测和响应系统,通过各种渠道的层层监测减少传播风险。

  (三)建立公共卫生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

  反观过去几个月世界各国抗疫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资源的调配严重低效。使得公众得不到广泛的检测,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医护人员得不到有效的防护。当下是构建公共卫生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的时间窗口,包括提高疫情防治相关产品的制造能力和合理储备,包括口罩、检测制剂、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的生产和储备:预先规划疫苗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和质量管理。

  政府与制造商建立紧急应对体系,保证医用口罩的供给和调配。加强监管以稳定医疗物品的物价,依法执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四)构建可持续的企业微观卫生环境

  企业是复工复产经济活动的直接主体,我们需要建立保障企业卫生、员工安全的企业层面的微观体系。包括构建保证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基本物流通畅的卫生标准和系统,针对不同行业、规模、地域、聚集性和流动性等特征,制定差异化可落地的卫生标准指引,做到防控卫生有章可循;企业建立复工的内部卫生制度和条件,例如勤消毒,测体温, 隔间距,戴口罩,员工宿舍按新卫生标准改建,食堂安排;更为重要的是打通企业抗疫及卫生信息和企业所在社区、医疗机构、政府信息平台的信息网络,数据实时上报,有事及时处理。同时根据疫情发展做好企业疫情管理,包括员工检测、隔离及服务,并提前制定不同防控级别下的企业生产和管理应对预案。构建可持续的企业微观卫生环境是确保企业安全复工、经济活动快速反弹的重要内容。

  (五)继续巩固和改善有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在前期抗疫的宝贵经验和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运转体系,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社区在突发和常态化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具体包括巩固完善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常态化预案体系;补充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助理医务人员队伍、社工义工等基层力量和劳动力,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门团队;开展社区检测、感染接触者追踪的管理流程和技术培训,培养广泛检测、追踪和隔离的主要执行力量;加强基层网格化建设,尽早发现社区感染病例,与医疗机构匹配对接,及时隔离及时送诊;不断加强网络监测力度,不断扩大筛查检测规模,对社区人员健康情况和人员流动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改善有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来守住社区这道防线,是常态抗疫下实现内防扩散的重要路径。

  (六)广为宣传,鼓励民众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过去三个月的新冠抗疫期帮助民众建立了良好的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疫情风险的长期化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引导民众保持对疫情的戒备和固化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继续通过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手段降低传染率,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以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作。

  (七)加强应用科技助力,政府和企业合作,常态化抗疫

  我国抗疫过程中,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共享信息且隐私保护、准确追踪、分配医疗资源等方面能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在抗疫期间,通讯公司提供行程轨迹证明,支付宝开发健康识别码,多家公司推出患者交通工具查询等,对于检测和行踪查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平台数据的使用导致信息的不通用,追查效率低下,更为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加强合作,数据共享,建立全国通用的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海外国家对数据隐私的保护更为关注,公共政府和私营公司全面合作,利用技术也实现了防控手段的精准升级。新加坡科技局与卫生部合作开发手机应用TraceTogether,实现蓝牙记录、本地加密的接触者追踪,如果用户彼此之间相隔在2米以内,超过30分钟,数据就会被捕获、加密,并在用户的手机上本地存储21天。如果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卫生部将调查其过去14天的活动,以便追踪接触者。利用人工智能,新加坡卫生部控股属下的综合保健信息系统公司和初创公司共同研发一款用于温度检测的人工智能App,可以自动分析热成像仪和3D激光相机捕获的图像,从图像中识别描绘出人体面部特征,测量人体额头温度,并自动标记在智能手机上。如果检测到发热者,该人工智能App将自动生成警报提示给工作人员,从而大大提升温度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韩国结合全国大数据和防疫系统实现快速行踪查询,利用云服务建立了口罩配给系统,通过限制购买数量来确保口罩分配公平合理,最大的搜索门户网站Naver和聊天应用程序Kakao利用药店分享的口罩库存数据在各自的地图应用程序中显示口罩库存,合理有效分配医疗资源。

  国内国外经验中,公私合作、科技和数字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爆发也为科技应用发展提供了绝佳场景,结合数据隐私保护,加快推动科技应用是构建面向未来的公共卫生安全网的关键基础设施。

  (八)构建信息通畅,反应灵活,决策迅速的各地政府公共卫生决策系统

  疫情蔓延本身的不确定性,疫情对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疫情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使得经济结构产生变化,新的产业出现,有些产业被淘汰。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供给和消费各个层面的变化中。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较长期保持抗疫和公共卫生系统的灵敏度和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管理和决策体系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既能适应疫情的不断变异性蔓延,也能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动而变化。这就要求有信息通畅,反应灵活和决策迅速的机制。 我国能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基本控制武汉、湖北和全国的疫情,依靠的是中央迅速而果断的决策。在抗疫和复工并存的时候,疫情管理和决策的重心会转移到地方,要求各地也迅速地建立起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包括完善网络直报系统、跟踪确定传播渠道、数字化升级追踪手段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

  [2].朱民:《疫情下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市场继续震荡,政治生态恶化》,第一财经,2020年(a)。

  [3].朱民:《全球经济衰退已板上钉钉,但讲大萧条还为时尚早》,财经杂志,2020年(b)。

  [4].    Baldwin, R. and Mauro, B. W., 2020, “Mitigating the COVID Economic Crisis: Act Fast and Do Whatever It Takes”,CEPR Press VoxEU.org eBook.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