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给出“股债双牛股更牛”的判断,目前在武汉疫情的影响下,显然应借鉴2003年的市场走势,除股市牛市行情大概率会被延缓并呈现出不小的震荡外,债券市场也会将受到影响。春节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3.15%的高位向下突破3%的关键点,这已经超出了“3-3.50%的判断区间”,更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在武汉疫情下,债券牛市仍会继续,虽然这带有“发国难财”的嫌疑,但却是突发事件下债券市场的常态表现,基于此我们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向下调整至2.80%。 四、武汉疫情对经济层面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增长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武汉疫情不仅仅影响到中国,同时也会影响到与中国关联度较大的一些经济体,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武汉疫情以及外部冲突事件等影响,将会导致2002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程度压制。参照2003年经验,IMF在2003年4月份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0.20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中国消费出现萎缩、CPI将继续上行 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仅增长4.30%(是2002年同期的一半),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2003年上半年的消费品价格也有所上行,这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2020年的武汉疫情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延长了春节假期,同时造成部分城市囤积食品的现象出现,此外全国范围内限制出行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住宿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出现显著萎缩,这些都是我们切实能够感受到的,因此2020年上半年“消费出现萎缩、CPI继续上行”将是确定性事件,即2020年1月份的消费增速可能会出现腰斩,即降至4%左右的历史最低水平。 (三)行业分化明显,服务业受冲击较大 参照2003年的“非典”疫情,武汉疫情将会导致旅游、客运、商业、教育、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受到重创,当然也会有一些其它行业在疫情期间反而迅猛增长,如医药行业、体育用品、卫生健康、线上教育和娱乐、洗涤用品等相关行业。 (四)出口、就业的滞后影响会逐步体现 武汉疫情的确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上两个方面,但是还有一些滞后影响也需要给予说明,这些滞后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和就业领域。武汉疫情期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部分行业的出口订单会有明显减少,同时疫情主要冲击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这样将会导致服务业的新增就业岗位有所减少,同时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造成在农村滞留明显,这将会进一步加剧本来就已很严峻的就业压力。 (五)金融行业可能会面临显著的资产质量压力 2003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急剧恶化,券商和信托也面临全行业的整顿。那么2020年也大概率会重现2003年的情形,在股票牛市行情被延缓的情况下,券商的经营可能会从2019年的亮点频出急剧恶化,部分券商甚至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形。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能尤其如此,在武汉疫情的影响下,部分行业及企业的还款可能会出现问题,借新还旧的现象将更为突出,预计逾期贷款率将会有显著上升,企业债券违约现象也会较2019年更为突出,特别是有可能会呈现出区域和行业较为集中的现象。 同时在灾情面前,金融行业反哺实体经济的政治诉求也会更为明显,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经营压力,限制了其资产负债管理的自由,应做好这种准备。这种情况下,政治表态很重要,政策资源的争取同样很重要。 五、认知武汉、善待武汉 武汉疫情,非武汉一城之事;武汉之灾,亦非武汉一城之错;肺炎疫情,野生动物之惑,非限武汉一城,其余城市可能尢甚,然唯武汉率先爆发,既是灾情,亦是幸事,可为其它城市之鉴,是以武汉之困可启愚民之智,谋万民福,国人应感之。 善待武汉,需要我们对武汉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这样也许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武汉的重要性,毁武汉就等于毁湖北,也相当于自断中国发展之臂。毕竟2019年湖北全省的经济增速较2018年大幅下降1.70个百分点至6.10%,本就已经非常脆弱,武汉需要被保护,而不是被嫌弃。 (一)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