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重庆汽车工业实力虽不断增长,占据全国八分之一市场,但当地的汽车产业却存在分散不集中的弊病,难以实现协同效应。在成立之初,两江新区便承担起进一步提振重庆汽车产业的重要使命,提出了建立两江国际汽车城,实现汽车资源集中发展,着力打造这一优势支柱产业,最终形成一条集设计研发—整车制造—关重件配套—分拨物流等为一体,5000亿级规模的汽车全产业链。 这个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便是确保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等在内的一批整车龙头企业在两江新区彻底扎根,大幅度扩大投资,进而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入驻。 一招致胜。长安汽车的落户,直接推动了2010—2011年间,小康菲亚特、霍尼韦尔、矢崎等20多家汽车及配套企业相继入驻两江新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2011年2月,科技部正式授牌重庆两江新区建立新能源汽车、功能材料两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随后,两江新区开始着手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总部、测试评价中心、整车制造核心区、大型车企引进、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型服务体系、交通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等进行深化和建设。 在这些背景之下,中国汽研进入到两江新区这个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核心地带,可谓恰逢其时、同频共振。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认为,当产业布局形成后,高端要素往往很容易找到广阔的用武之地。 中国汽研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现实。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得到快速的提升和发展,但特别在汽车空气动力学、声学和热力学性能相关产品研发和测试评价领域,人才储备、科研能力和试验设备上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汽车发展的一块极大短版。类似的窘境,重庆也不例外。 需求即市场。业内人士注意到,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不断升级,使得国内汽车企业在相关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而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构建专业能力,绝非一蹴而就。 这为专业机构进入提供了机会。考虑到汽车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培育壮大汽车全产业链同时,若不注重这类要素的布局,恐怕将是两江新区的一大遗憾。 能源的消耗排放,影响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对噪声的控制。空气的流畅也影响着热力学性能,所以西方老牌车企都把相关性能的开发作为体现汽车产品高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囿于缺少风洞产品,国内车企多以模拟计算代替汽车风洞试验,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能量的消耗直接影响行驶里程,空气动力学开发研究十分重要。 “所以,作为中国汽研两江新基地建成后的率先实施重量级硬件装备项目,风洞试验室为重庆汽车产业赋能的意义不言而喻。”王志杰感叹道。 还有“大动作”正在路上 2019年6月,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中国汽研成为理事长单位。 按照规划,这个联盟将打造促进交流、资讯决策、行业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公共服务等5大平台,同时联合上中下游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市场开拓等方面环节和方面谋求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完善提升产业链,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推进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全面释放产能。 这是两江新区成立的第一个行业联盟。而能够成为理事长单位,足以证明中国汽研如今在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中扮演的角色。 落户两江新区后的5年多时间,中国汽研在汽车风洞领域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风洞测试技术、国际风洞联盟、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了大量合作,旨在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空气动力学全面解决方案。 龙头车企们是协同创新的深度参与者。 2016年,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参加了中国汽研风洞项目工程的奠基仪式。活动中,他和其它车企代表一道签订了中国汽研风洞汽车联盟协议。 “3年多来,我们在‘风洞汽车联盟’这个平台围绕测试服务、体系研究、共性技术、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强强联合,共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刘波说。 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的档口,重庆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转折。 “重庆要努力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要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要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当中要发挥示范作用——中央对重庆提出了发挥‘三个作用’重要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提升了重庆在国内外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可以说重庆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王志杰说。 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作为重庆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板块,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有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汽车产业,无疑是观察其发展含金量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布局长安、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上汽通用五菱、力帆、小康、恒通、上汽依维柯红岩9家整车企业,形成了370万辆整车、100万台变速器、45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还有20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两家汽车工程研究第三方机构,在建一个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产能规模近5000亿元,产值占重庆全市60%~70%。 2019年上半年,两江新区直管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505.9亿元。除了中汽研风洞,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大陆集团重庆研发中心等重要研发试验平台都在上半年相继投用;金康SERES首款新电动汽车SF5全球首发,雪人、安靠、德燃氢燃料等新能源电池项目加快推进,汽车产业正向绿色智能网联方向加快转型蓄能。 到2020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预计将实现产值3500亿元,其中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将实现产量50万辆、产值1000亿元。 “我们希望立足两江新区汽车产业‘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模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的汽车产业战略平台。” 瞄准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中国汽研还有“大动作”正在路上。其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一期工程将于2019年内成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