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的企业在国内不是少数。比如之前和众泰一起被某家银行点名的华泰、猎豹,以及前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的知豆(第四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有这些天被媒体重点关注的蔚来汽车,曾经一度号称中国版“特斯拉”。 此前有消息称,蔚来在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过50亿元的融资合作,然而,财富君刚刚得到的消息是,目前这一合作已经暂停,随后蔚来股价又开始大跌。 坏消息不断。那么拷贝加复制的模式,到底是不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捷径?
(路虎揽胜极光(图左)对比众泰T700(图右) 中国财富网 李林 摄) 也有一些专家并不赞同陈全世的看法。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一些主机厂生产陷入困境有很大一部分是行业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众泰的问题不是一家生产厂商的问题。”崔东树告诉财富君,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发展到今天,产业链分配的及其不均,上游电池厂商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主机厂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他强调说,在获得很少一部分利润的同时,汽车厂商却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电池回收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将会使得主机厂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通过政策引导改变这种局面。”一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高管告诉财富君,他十分赞同崔东树的建议。 采访中,有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富君,众泰之流的企业尚不能用“倒下”形容,他们只是在“冬眠”,一旦市场恢复,他们也会重新站起来。 然而,冬眠的时间是多久?春天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