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有根基 “进”有动力 ——上半年全区经济形势观察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 周红梅 又到中流击水时。 回眸上半年,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在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挑战面前,自治区党委、政府保持战略定力,带领全区各级各部门,咬定目标不动摇,克难攻坚不松劲,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平稳前行、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态势背后,是精准调度、谋定而动的高瞻远瞩与务实作风,是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实干担当与拼搏精神。 “稳”为底色 攻坚克难不松劲 2019年以来,困难、挑战前所未有,叠加来袭。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摩擦加剧,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激增。 从区情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我区正承受新旧动能青黄不接、转换不畅的转型之痛。 压力与挑战,在工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要素瓶颈制约加剧,停产、减产企业增多,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 支柱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今年全国车市遇冷,我区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0%以上,对稳工业、稳增长带来巨大挑战。 不畏浮云遮望眼。面对困难交织,自治区党委、政府清醒研判形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园区调研,把握经济脉搏。稳增长“27条”、稳工业“10条”、稳外贸“新10条”、高质量发展“25条”等措施相继推出,为稳增长保驾护航。 面对下行压力,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主动担当作为。 崇左市扶绥县,600多名“服务专员”活跃在企业一线。各部门抽调干部在企业挂点,从用工、融资、基建,到水电供应、办证办照,只要企业有需求,“服务专员”都会尽快解决,不留死角。 工业是稳增长的第一战场。工信系统创立了区市县三级政府领导联系服务工业企业工作机制,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市一策;建立厅级领导服务500家企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在北海,各部门“挂图作战”,编制“产业树全景图”。7大产业、21个子产业和368个主、次级产业链,挺起产业之“干”,伸展产业“枝叶”,为向海经济注入动力。 “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如火如荼。 2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广西茶香飘然而至。一个星期前,中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开幕,我区商务部门在此举办了一场桂茶专场产销对接会,5家桂茶企业以3500万元合作协议叩开了这个极富潜力的市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商务部门共开展大型综合性促消费活动321场,2229多家次企业参与,实现销售额264亿元,辐射带动周边销售269亿元。 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再发力、在招大引强上再突破,同样为经济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4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新开工重大项目95项,开工率达54%。 一项项高瞻远瞩的部署、一个个扎实有效的举措,引领广西经济大船平稳向前—— 从产业发展态势看,6月份工业回升势头显现,向好因素不断积累:工业用电保持较高增长态势,货运量稳中有升,PPI持续回暖,工业税收明显回升;新建投产入库工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多58家,前100家重点企业增速降幅环比收窄,正增长面进一步扩大。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看: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连续3个月实现加快增长;消费平稳运行,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升;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广西外贸进出口逆势而上,1-5月全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8.4%,增幅高于全国24.3个百分点。 “上半年经济承压前行。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GDP、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宏观指标总体平稳,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自治区统计局局长吴建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