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信投顾:这个数据回到低点区域 市场反弹行情有望持续 周一各股指小幅高开之后全天持续维持窄幅震荡运行格局,最终也是各自收出了小十字星,市场的成交量再度萎缩,可见市场暂时杀跌的动力并不充足。整体来看,周一市场各股指表现不理想,但是在上周五大跌的前提下能够收出这个形态出来也已经够可可以了;美中不足的成交量继续萎缩,不仅封杀下跌,也封杀上涨;市场的赚钱效应暂时也不够理想。公共交通、食品饮料、猪肉等板块领涨;电气仪表、安防服务、卫星导航等板块领跌。 上周五在恒生指数大跌的拖累下形成大跌,同时也使得沪指形成破位走势,主要是跌破了上行趋势轨道的下轨道;再加上部分的技术指标也是卖方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暂时还是一种空方的趋势。不过,由于我们现在还是有明显的托市行为,结合各种因素,短期来看,市场将是一种修复走势。首先,周一市场的成交量萎缩,基本有回到前面一些低点位置的成交数量内;二是目前指数离新的支撑区间比较近,尤其是2780点至2800点的支撑力量要大一些,在这个支撑区间的作用下,市场有望出现一些修复的反抽格局;三是周五市场的下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性所为,是一种担忧式的所为,我们判断这种杀跌是一种非理性的杀跌,接下来会重新回到理性的范畴。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将进行一定的修复格局! 综合分析认为,现在市场依旧是赚钱效应较为差的范围之内,再加上热点切换更加的迅速,因此市场的操作难度依旧不小。另外,暂时你不稳定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暂时还是以控制仓位的观望为主。操作上,短线上暂时以观望为原则,等指数稍微稳定一下在考虑进场或者加仓操作。 源达:指数短期震荡筑底 后市或将开启修复行情 国家相关部门透露五大措施促消费,包括:发改委鼓励家庭储备医疗救助箱;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和二手车流通,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将推动电力、电信、铁路、油气等一些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加快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5月21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出现变更,新增发电、输电、供电业务。相关方面有望获得关注。 今日沪指探底回升后开启窄幅震荡走势,市场弱势再度显现。由日线级别来看,上证指数重心下移,指数位于均线组下方,短期均线继续下探。由K线组合走势来看,上证指数短期处于下降通道中,弱势位置稍稍显现。多空双方继续争夺,今日并未出现明显回落。成交量持续缩小,但下方支撑明显,预计后期指数或将开启小幅修复行情。 今日市场维持缩量震荡的格局,量能同比周五相同时段萎缩,经历上周五的杀跌后,资金仍持观望情绪,个股分化表现较明显,短期市场支撑位在2800点附近,压力位在2850点,支撑不破无需过度悲观,指数连续调整后,市场存在超跌反弹的动力。具体方向上,近期以防御性板块拉升为主,医疗、食品、白酒等以及光刻胶作为自主可控的小分支盘中一枝独秀,其余方向大多跟随大盘涨跌,目前市场并未出现新热点,短线操作难度较大,市场整体处于震荡筑底阶段,短期有望走出修复行情,在操作上,稳健布局优质标的,回避近期涨幅过大题材股,可重点关注前期滞涨的芯片国产替代等方向品种,做好快进快出波动的操作依然是合理的操作策略。 巨丰投顾:科技股全线回调 防御性板块走强 众所周知,增量不济是市场近期反弹不强的核心因素。即便是从3月19日以来,市场反弹过程中,都是犹豫的,而犹豫的背后,则是增量资金不足的抑制;其次,增量不足的背后,除了机构等持仓处于历史中高位之外,市场担忧下的观望情绪也是核心因素;当然,相比春季,伴随着事件有效防控,市场整体宽松有收缩迹象。而外部的不确定性担忧下,市场整体观望的气氛依旧。 回到盘中,经历连续的调整之后,两市技术面出现了阶段性的破位迹象,而再次观察几大权重板块,也几乎都是出现了一定的破位。与此同时,科技为首的题材股出现了集中性的调整,这对于已经出现杀跌迹象的个股来说也是较为不利的。 回顾3月份以来的市场,从3月19日的我们提及的反弹开启,并给其定义为“犹豫型”反弹,到5月份给出的反弹会积极等观点,目前依旧没有改变。不过,经历了适当的积极之后,期间的波折仍是需要重点关注,在不追高的前提下,要注意适当的高抛。与此同时,短期进入相对关键时刻,随时还需关注外围市场的波动。 A股反弹进入强压力区域后,市场连续缩量盘整。上周五A股低开低走,短线已经破位。既然市场已破位,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好高抛机会。周一煤炭、医疗、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再次启动,显示市场依旧请需谨慎。近期国资改革标的异动频频,也可加以关注。中线关注新基建、新能源汽车等确定性较强的板块。总体看热点切换明显加速,市场主线退潮,投资者要注意控制仓位。 和信投顾:市场体制与风格迎来转型期 战术防御中孕育新机会 今日两市相对平开后短暂探底,随即出现资金抄底,三大指数回升全天沿平盘线震荡。盘面上,食品加工、汽车产业链、农林牧业、医疗器械、汽车产业链表现强势,电子制造、通讯设备、国防军工、半导体则展开回调,个股分化明显,防御性板块占据绝对优势,而作为热点冲锋队的科技股沦为抛售对象。技术层面来看,沪指跌破2850点上行箱体下檐并未触发大规模多头反抗,短期趋势已形成破位,量能再度萎缩市场观望气氛激增,磨底行情无疑将成为主基调。 两会的召开可以说并未给市场过多的惊喜,反而逆周期政策方面有些低于预期,前期炒作两会利好概念的资金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有些个股甚至断崖式下跌,严重打击了热点炒作的信心。加之资本市场体制改革速度明显增快,创业板注册制近在眼前,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密集发布势必带来一波市场体式与风格的转型浪潮,场内外资金也都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可以看出无论从消息面、资金面还是基本面上,当前都不支持指数大幅上行。拥抱核心资产,战术上全面防御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投资者保持定力,规避前期纯概念炒作股,长期积极配置龙头消费股与大基建的战略性机会,可适当参与医疗器械、农林牧业的交易性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