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针对突发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冲击,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
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推出高排放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释放一部分老旧车存量指标,通过设置补贴奖励及购车时限,在年内转化为新购汽车消费贡献; 二是针对本市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促进刚需家庭购车消费,预计在今年内可迅速转化为消费增量,将新增社零额200亿元左右; 三是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区行驶的专用小客车号牌,不纳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调控指标,有效满足郊区家庭购车出行需求的同时,有序引导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区域协同发展。 不过,随后商务部官网将该消息删除。3月24日下午,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该政策仍在制定和商讨之中,如果确定下来北京市交通委会发布相关信息。” 不过,资本市场已闻风而动。截至24日收盘,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601633,SH)、北汽蓝谷(行情600733,诊股)(600733,SH)纷纷涨停,长安汽车(行情000625,诊股)(000625,SZ)、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600104,SH)、宇通客车(行情600066,诊股)(600066,SH)等涨幅超过7%。
港股方面,长城汽车(02333,HK)、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和吉利汽车(00175,HK)涨幅均超过10%。 或将拉动上千亿汽车消费 提振汽车消费,对北京市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汽车类消费是其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数据显示,2019年占社零额比重13.8%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0%(全国同期增速为-0.8%),下拉北京市社零额增速1.3个百分点。 虽然商务部删除了以上信息,但仍有多位汽车行业人士认为,该政策应该是真实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我觉得政策发布出来应该是有这事,但是还没到传播的时机。”知名汽车分析师颜景辉也认为,商务部此次发布信息大概率是由于该政策已经到了决策层面。 若北京市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成真,这一调整力度将超出业内预期。崔东树预计,如果该政策能在2020年实施,将拉动上千亿元的汽车消费。其中,报废更新的政策拉动效果估计25万台,拉动消费规模约500亿元;新能源车增量10万台约拉动200亿元的汽车消费规模;而如果北京市采取郊区牌照政策,预计每年拉动汽车增量20万台,同时可拉动300亿元以上的汽车消费规模。 “以上三项政策对车市的贡献巨大,总体拉动年度1000亿元消费额,同时估计拉动55万台增量,拉动全国车市增速近3个百分点。”崔东树称。 颜景辉则认为:“北京市新增及存量更新车辆从汽车限购前的90万辆/年,锐减到限购初期的40万辆/年,近五年年均滚动增加基本保持在60万辆/年规模。此前,北京汽车实行总量控制,刚性增长很难突破10万辆/年,新增资源增长艰难,存量资源蓄水乏力。如果以上三项政策实施,将在增加刚性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拉动车辆置换市场。” “以上三项政策兼顾到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增量,总体来看会大幅拉动新能源车的消费增长。”颜景辉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郊区增加小客车指标在满足郊区居民用车需求的同时,也不会增加市区的交通拥堵,对消费者来说是政策利好。” 北京实施多年的购车摇号政策将发生变化早有迹象可寻。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曾在1月11日的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透露,“下一步,北京小客车摇号政策将关注无车家庭,而且更关注家庭成员数更多的家庭,让小客车指标的配置更加精准。”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相关方案正在制定中,以解决北京市用车痛点问题。 汽车消费正在复苏 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的今年首期小客车指标配置情况,今年北京小客车指标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4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额度共计5.42万个。今年2月,北京市的新能源指标已经一次性派发完毕。
图片来源: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 为了能提前“锁定”这批客户,各大车企从年前就开始重点筹备,并纷纷推出了“诱人”的购车方案,开启“抢人”大作战。有观点认为,如果北京市再次新增10个新能源指标,将会打乱厂商原有的生产和销售计划,预计会出现个别车型供应不足的情况。对消费者来说,可能面临加价提车的情况。 对此,崔东树认为,“目前北京市的汽车消费仍是受到抑制的状态,指标的增加预计还会使得车企加大措施和力度来促进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