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汽车救市千万别当救命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07
摘要:放宽汽车限购和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是近来呼声最高的声音。在车市寒冬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销量受到影响,政策救市的各路期盼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促进汽车消费,也让多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忙碌起来。据相关信息显

放宽汽车限购和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是近来呼声最高的声音。 在车市寒冬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销量受到影响,政策救市的各路期盼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促进汽车消费,也让多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忙碌起来。 据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销量呈断崖式下降,库存占用资金回笼困难,导致经销商资金压力持续增加。 根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日前向国家管理部门递交了建议报告: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协调整车企业加快返还经销商返利,尽快出台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延缓实施国六汽车标准等等。而在鼓励消费方面,建议通过财税等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汽车消费潜力,如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重启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不退坡等;对于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指标数量,满足刚性购车需求。媒体爆料,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推迟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 3月3日,广州汽车业翘首以盼的刺激政策细则正式出台。广州的新增指标为基础的每年12万个,加上已经宣布新增的10万个指标中未消化的部分,今年新增指标的总量将接近或超过18万个。自3月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问题是,政策手救市,长远效果会是怎样呢?对汽车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利大于弊吗? 以目前主张政策救市的呼声看,解燃眉之急的意思十分明显。的确,现在是汽车行业面临困境特别紧迫的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理当要起到支柱的作用,而政策就是部分企业十分认可的推手。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政策鼓励下,销量一路上涨;而补贴政策退坡后,终端市场掉头向下。政策伴在市场左右,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骗补等怪现象,也即不期而至;有补贴政策加持,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背离市场规律的行情,也让部分车企尝到了甜头。现在,如果救市而继续加大补贴,这一市场由政策驱动逐渐向市场导向过度的大方向,可能就会出现偏差。 此外,国六排放标准的推迟,近期看可以防止经销商库存过高风险带来的风险。而多数车企已然普及国六车型,消费者不会放弃国六车型而购买未来可能受限造成使用麻烦的国五车型。而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和重启汽车下乡,已经被证实会有短期效果,长期并不显效甚至会有预支消费的可能。 这两年汽车行业面临重要的调整期,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逐步显现作用。在车市寒冬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救市当然有必要,但千万别当救命药。政策救市如果总能起到作用,只能证明在这个市场,政策干预的作用也一直存在。

  放宽汽车限购和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是近来呼声最高的声音。

  在车市寒冬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销量受到影响,政策救市的各路期盼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促进汽车消费,也让多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忙碌起来。

  据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销量呈断崖式下降,库存占用资金回笼困难,导致经销商资金压力持续增加。

  根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日前向国家管理部门递交了建议报告: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协调整车企业加快返还经销商返利,尽快出台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延缓实施国六汽车标准等等。而在鼓励消费方面,建议通过财税等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汽车消费潜力,如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重启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不退坡等;对于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指标数量,满足刚性购车需求。媒体爆料,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推迟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

  3月3日,广州汽车业翘首以盼的刺激政策细则正式出台。广州的新增指标为基础的每年12万个,加上已经宣布新增的10万个指标中未消化的部分,今年新增指标的总量将接近或超过18万个。自3月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问题是,政策手救市,长远效果会是怎样呢?对汽车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利大于弊吗?

  以目前主张政策救市的呼声看,解燃眉之急的意思十分明显。的确,现在是汽车行业面临困境特别紧迫的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理当要起到支柱的作用,而政策就是部分企业十分认可的推手。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政策鼓励下,销量一路上涨;而补贴政策退坡后,终端市场掉头向下。政策伴在市场左右,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骗补等怪现象,也即不期而至;有补贴政策加持,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背离市场规律的行情,也让部分车企尝到了甜头。现在,如果救市而继续加大补贴,这一市场由政策驱动逐渐向市场导向过度的大方向,可能就会出现偏差。

  此外,国六排放标准的推迟,近期看可以防止经销商库存过高风险带来的风险。而多数车企已然普及国六车型,消费者不会放弃国六车型而购买未来可能受限造成使用麻烦的国五车型。而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和重启汽车下乡,已经被证实会有短期效果,长期并不显效甚至会有预支消费的可能。

  这两年汽车行业面临重要的调整期,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逐步显现作用。在车市寒冬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救市当然有必要,但千万别当救命药。政策救市如果总能起到作用,只能证明在这个市场,政策干预的作用也一直存在。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