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新能源频道 原创] 早在五六年以前,业界就普遍认定202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原因很简单: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划,新能源补贴将在2020年退出历史舞台。在2020年让新能源汽车能够不依赖补贴直面燃油车并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是所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重要目标。现在2020年已经到了,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新能源汽车将会何去何从? 国际品牌来势汹汹 2019年有不少合资新能源车型进入中国,但是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这些车型里大部分在产品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大众的一系列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不到300km,简直就是用来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先发优势的。大众当然也明白这些车型的竞争力不足,其意义更多在于建立起新能源车的国产化流程、供应商体系、售后体系,换而言之,它们其实都是为MEB平台新车型探路的。 MEB平台是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精华,它以大批量生产为出发点,大众预计其年产量可达三百万辆的规模。如此之大的体量让大众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因此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大众表示采用MEB平台的ID.3车型在成本上比e-Golf降低了40%。国产的高尔夫·纯电车型的价格为14.77-16.88万元,设计更合理、续航更长、性能更强的国产ID.3售价会是多少呢?如果起售价能低至15万元以内,那将对中国品牌车型带来极大的杀伤力。 瞄准2020年的国际巨头不仅仅有大众,丰田也将在2020年从中国开始正式推广纯电动车型C-HR EV/奕泽IZOA EV,并在随后扩展到全球市场。这两款车都是基于广受好评的TNGA平台开发的,由于日系车企比较慢热,其续航方面的表现可能一般。但丰田还将进一步挖掘TNGA平台的电动化潜力,将推出e-TNGA平台,届时不到20万元的丰田纯电动车型是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特斯拉。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补贴后价格不到30万元,已经极大程度压低了中国品牌车型的天花板。而很多机构的研究表明,国产Model 3还有不小的降价空间。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特斯拉将会持续热销。 不到15万的大众、不到20万的丰田、不到30万的特斯拉,似乎都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跨不过去的坎。难道国家和中国汽车行业努力了这么多年、花了上千亿进行补贴,最终又回到了原点只能竞争15万元以下的市场? 新势力前景黯淡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20年同样是关键的一年。造车运动红火的时候,补贴已经开始退坡,所以不少人都瞄准了补贴取消的2020年,并且非常自信地把竞争对手设定为合资品牌车型。然而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谁能料到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在2019年戛然而止了呢?于是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不再是资本的宠儿,消费者也对它们不再期待。现在造车新势力的壮志豪情和远大理想的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过剩的产能和高筑的债台。 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是蔚来、威马、小鹏。它们虽然暂时领先,但也各有各的困难,在2020年虽然不至于倒掉,但是销量很难有大的突破。其他依然还在坚持的新势力车企所剩不多,2020年对它们是决定生死的一年。 产业链上游带来一线光明 2020年将决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为什么国家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投入了上千亿进行补贴,最后还是大概率竞争不过大众丰田?为什么市场成熟后,又要被合资品牌摘桃子?为什么要给特斯拉那么多支持,给它政策支持和巨额贷款就是为了让马斯克收割中国市场? 我们在看待这一问题时,都是从整车的角度去看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到汽车的全产业链,也许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整车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汽车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员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利润、税收和就业都在产业链的上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并且出现了宁德时代这样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王牌企业。未来中国道路上的汽车也许还是大众和丰田,但是在这些车的零部件很可能不再是博世、大陆、电装,而是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