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23
摘要: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谢小庆 说明: 2018 年1月21日,马云在三亚呼吁企业家们共同推进中国的并校机制,合并百人以下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住进条件较好的寄宿学校。几天后,1月25日,俞敏洪发文“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谢小庆

说明:2018年1月21日,马云在三亚呼吁企业家们共同推进中国的并校机制,合并百人以下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住进条件较好的寄宿学校。几天后,1月25日,俞敏洪发文“怼”了马云一下,不赞成低龄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

2018年1月25日俞敏洪发文《这次我要“怼”马云一下》:马云心里想的,大概就是这样干净整洁美丽的寄宿学校。也许动用企业家的资源和财力,在中国建设几所这样的学校是有可能的,但中国有几万所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配置,依靠企业家及社会力量,长期是不靠谱的。

2018年1月25日俞敏洪发文《这次我要“怼”马云一下》:马云心里想的,大概就是这样干净整洁美丽的寄宿学校。也许动用企业家的资源和财力,在中国建设几所这样的学校是有可能的,但中国有几万所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配置,依靠企业家及社会力量,长期是不靠谱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这是1990-2011年小学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为此,重发本号2014年7月1日推出的第53期。谢小庆老师认为,脱离开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学校,泛泛地谈论“是否撤点并校”并没有什么意义。撤也好,留也好,都不存在“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项。对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学点,撤或留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撤或留,只能靠地方教育当局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力行担责。

农村中小学 “撤点并校”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农村原有的中小学被大量撤销,学生被集中到较少数量的城镇学校读书。 全国的小学数量从1998年的60.96万所减少到2007年的32.01万所,减少47.5%。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被裁撤的小学中,81.3%属于农村小学。

支持“撤点并校”的主要考虑包括:实现农村教育的正规化,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原来分散的学校或“教学点”中大量存在班额过小的问题,甚至存在“一人一班”以至“一人一校”的情况,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教师水平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教师不愿到偏远的农村任教,“撤点并校”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教学水平。过于分散的学校布局加大了政府和农民的负担。面对“麻雀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被普遍地“撒胡椒面”,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伴随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大量的原有村庄将消失,不仅学校需要撤并,村庄也需要撤并。“撤点并校”顺应了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的城镇化潮流。

反对“撤点并校”的主要考虑包括:加大了学生的上学距离。由于寄宿条件有限,许多学生需要长途跋涉上学。乘坐校车上学的学生,既增加了交通费用,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增加了读书费用,甚至导致一些儿童辍学,增加了辍学率。“撤点并校”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寄宿比例,一些学校“人满为患”。由于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低,造成了许多食品安全和生理卫生隐患。“撤点并校”以后一些学校的班级规模过大,许多班级规模超过60人,甚至出现了“百人班”,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很难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教学,不仅未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反而由于班级规模过大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小学生过早地离开家人进入寄宿学校,不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校往往是村庄的文化核心和灵魂。农村学校的撤并,加速了农村的凋敝衰败和乡土文化的消亡。

习惯于“大批判思维”的一些人,将支持或反对“撤点并校”的分歧视为“真理”与“谬误”的分歧,力图用自己的“真理”去批判别人的“谬误”。这种思维方式与他们从小接受的“科学崇拜”教育有关,与他们在基础教育中形成的唯物的思维范式有关,与深受前苏联影响的“传授科学真理”的传统教育模式有关。

那些具有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人能够理解,在讨论“撤点并校”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立论不能基于虚假或虚构的事实之上,必须澄清那些虚假的传言,必须把握真实的情况。其次,立论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立论不能与形式逻辑相冲突,必须是合理的。第三,在符合事实和符合形式逻辑的基础之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前提,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不是正确(right,correct or accutane)与否的问题,也不是合理(rational or reasonable)与否的问题,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属于普乐好的(plausible)一项。在一部分人看来属于普乐好的选择,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可能并不属于普乐好的选择。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能够接受多种价值并存的可能性,他们在坚持自己的“真理”的同时,也能包容别人的“真理”。

2013年8月12日,在上海纽约大学建校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上,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对新生说,在上海纽约大学, 你们要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来学习怎么去运用“这取决于(It depends”这句话。许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必须要在所有可能的答案中作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结果。当我们作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谨慎于我们的观点,并善于使用“这取决于”这一表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