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红色故事|福建建瓯:“这里处处都流淌着红色基因”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7
摘要: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党员干部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遗志”主题的祭革命烈士韩奏三、张德胜同志扫墓活动。 徐奕强 摄 东南网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是闽北苏区、革命老区基点村,作为当年中央红军游击战争和

红色故事|福建建瓯:“这里处处都流淌着红色基因”

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党员干部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遗志”主题的祭革命烈士韩奏三、张德胜同志扫墓活动。 徐奕强 摄

东南网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是闽北苏区、革命老区基点村,作为当年中央红军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的主要区域、根据地,战事何其频繁,战斗何其惨烈。经过多方考察验证,当年闽赣省红军独立师政委韩奏三和中共建松政特委代理书记张德胜这两位中央红军高级将领的牺牲地和墓葬地就在河岭村。

河岭村地处丘陵高山地带,福建名胜仁山山麓,平均海拔600多米,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以毛竹、锥栗、茶叶等特色农业种植为主。全村土地面积4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20亩,林地面积61232亩。境内拥有树龄200多年的全国最大的锥栗(榛子)古树王。

韩奏三,江西省万年县珠田乡库田村人。1928年6月,追随邵式平在弋阳参加土地革命军,任连指导员。1932年12月,任闽浙赣省学习参观团政委,率红十军60余名干部赴中央苏区参观学习。随后,先后任闽赣省红军独立师政委、闽北独立师第三团政委、闽北独立师第一纵队及第一支队政委。1937年春,韩奏三率闽北独立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回师闽北,他带领参观团在经过建瓯县河岭村、垅爬村、鱼塘仔村、宝坑村一带时与国民党队伍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盛地村宝坑自然村与河岭村交界土名“甲头厂”战斗中,韩奏三大腿根部受伤,受伤之后为了不拖累队伍,他命令随行人员先行撤退。撤退时,他还让战友把枪带走了,自己却在当地地下党的帮助下隐蔽在一个山洞中,河岭村“革命五老”黄北益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在给韩奏三送饭、送草药。当时医疗条件落后,没有西药,加之国民党军队搜查之下,韩奏三同志在受伤一个月左右,因为腿部发炎又发高烧,在休养的山洞中光荣牺牲了,年仅27岁。牺牲之后,黄北益把韩奏三的尸体埋葬,将其遗骸迁往河岭村尾处。



红色故事|福建建瓯:“这里处处都流淌着红色基因”

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党员干部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遗志”主题的祭革命烈士韩奏三、张德胜同志扫墓活动。 徐奕强 摄

张德胜,又名张文有,1914年出生在松溪县郑墩乡锦田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聪明伶俐,父母节衣缩食供他念了7年私塾,略通文理,又颇有才。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黄立贵部来到锦田村。张德胜带领一帮青少年,主动帮红军做饭、送信,受到红军指战员表扬。1937年,他毅然参加红军,上山打游击。1946年3月,省委从建松政地区抽调陈贵芳部队60余人到闽西北地区,与该地区部队会合之后,由陈贵芳等率领,第二次挺进闽赣边。当时,建松政特委由张德胜任代理书记,留下的一部份队伍由张德胜、叶凤顺、沈宗文共同负责。3月下旬,他们部队到了东游镇河岭村的红坑自然村(杭坑村)。这个村的甲长看见游击队来就悄悄地逃走了。第二天早上刚吃完饭,国民党保安四团第一大队队长陆凌汉带领三四百人,分两路趁满山大雾把村子全都包围了。当时,游击队只有50多人,英勇顽强地抵住了敌人的进攻。但敌我力量悬殊过大,黄陆团、李忠群等同志都带头冲锋、占领山头,掩护大家撤退。张德胜、邝意志等3位同志在红坑村樟山位置被国民党保安团包围,激战中,张德胜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2岁。他的遗体是杭坑村村民郑振西(1924-2004)、李德水带头和乡亲们用大杉树皮包裹护盖,将他的遗体安埋在杭坑村的后窠仔山上,郑振西因保护红军有功,被评上“革命五老”。

红色故事|福建建瓯:“这里处处都流淌着红色基因”

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党员干部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遗志”主题的祭革命烈士韩奏三、张德胜同志扫墓活动。 徐奕强 摄

谢义坤,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插前自然村人。1936年11月,年仅15岁的他以给红军带路的名义,参加了闽北红军游击队。他的父亲叫谢仁民,母亲魏氏,他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排行第五。大哥三十年代初就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并担任了游击队大队长职务,可惜不久就光荣牺牲了。在大哥的宣传和影响下,谢义坤在此后革命道路上攻艰克难,参加过皖南反围剿、抗日游击战、莱芜战役、磨石沟战斗、胶济阻击战、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众多作战任务,立下了赫赫战功,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1966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56年10月被国家授予独立自由勋章,1957年6月被授予解放勋章,1998年8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最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高炮系副主任(正师级)岗位上退休。1997年11月安详离世。

“发展农会、参军扩红、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支援红军……”现任河岭村支书魏建军说,历史不容忘却,当年,河岭村的群众就是这样积极拥护“人民子弟兵——红军”,想方设法为红军捐物、送粮、送药、送情报,大力支持红军开展游击战,这里处处都流淌着红色基因。河岭杭坑村是仁山脚下人口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村庄,为了红军作战部署便利安全,红军在杭坑村建立了长期据点和办公活动场所,将村庄一分为二,上部为根据地场所,下部为村民宅居,现在还保留着红军居住办公及炊事住宿场所遗址。目前,全村仅“革命五老”就有12人。(魏剑生 徐奕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