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口岸今年以来退运145吨“洋垃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0
摘要: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记者从泉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泉州口岸共查获清退4起洋垃圾,截获各类走私固体废物145吨,有效震慑了走私洋垃圾违法犯罪行为,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 固废清港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洋垃圾是社会俗称,一般情况下特指以走私、夹带等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记者从泉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泉州口岸共查获清退4起“洋垃圾”,截获各类走私固体废物145吨,有效震慑了走私“洋垃圾”违法犯罪行为,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
固废清港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洋垃圾”是社会俗称,一般情况下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走私危害大、处置难,有些垃圾对环境和人民生活会直接产生巨大危害。所以长期以来固体废弃物的进出口都是全国海关严查的重点。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强打击洋垃圾走私活动。
泉州海关、泉州海关缉私分局深入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9”专项行动,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入境。据泉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查扣固体废物的处置是个难题,如果在我国境内“销毁”,难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处置费用高昂,采取退运方式将“洋垃圾”从哪里来退回哪里去,是维护我国环境安全最好的选择。自去年开始,泉州海关开展固废“清港”行动,共退运354.91吨滞港固废,实现“洋垃圾”见底清零。
5月23日,随着四个装有95吨禁止类固废的集装箱装上开往中国台湾的“骐龙”轮,标志泉州各港区滞港固废全部退运出境。该批货物是泉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在围头口岸申报一票聚酯长丝丝束,经海关查验并取样送检,鉴定为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缉私分局进行立案处罚并责令当事人将该批固体废物退运出境。但因原船公司《船舶两岸直航运营证》尚在办理中,无法办理退运报关手续。为此,泉州海关坚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与缉私分局成立专项小组,制定应急方案,与货主、船公司、码头港务公司等反复协商沟通,最终联系近期其他挂靠围头港两岸直航船舶,连夜加班办理退运手续。同时,泉州海关还全程跟踪退运过程,实时监控船舶行驶轨迹,确保“洋垃圾”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封堵拦截 让“影子商品”现原形
据泉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境和海关等口岸部门持续严查严管严打,泉州口岸固体废物进口和“洋垃圾”违法入境均大幅下降。但重拳整治之下,一些企图非法进境的固体废物以“再生颗粒”等“影子商品”的形式蒙混过关。泉州海关针对固废“影子商品”特点,强化风险防控和固废鉴定,锁定重点监管对象,重拳出击。
7月31日,泉州海关根据布控对厦门某贸易有限公司申报从南非进口的一批货物进行查验,该批货物申报品名为“再生颗粒(聚乙烯)”,重量182吨,共7个集装箱。现场关员查验发现,该票货物颜色深浅不一、颗粒形状规格差异较大并含有少量异状颗粒,货物可能存在异常,经请示后对该批货物进行扩大查验,并立即联系厦门海关技术中心进行固废鉴定。经鉴定,有两种样品商品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经案件审理,确定该批货物夹藏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共计1465公斤。
精准出击 “以矿充废”难遁形
为从根源上打击“洋垃圾”,泉州海关充分发挥“机检+人工+风险分析”多位一体监管模式,对洋垃圾实施精准打击。
近日,泉州海关通过风险分析等方式锁定泉州某公司一批从中国台湾进口的“氧化锌富集物”,该批货物为关区首次进口品类,共有两货柜,货重48.5吨,经现场查验,发现该货物外观为粉末状固体,存在“以矿充废”的风险,经联系厦门海关技术中心进行固废鉴定,所送样品为以含锌废料为原料生产的氧化锌富集物,其含铁量超标准,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这是泉州口岸首次从进口矿产品中查获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