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军事大数据:加速军事智能变革,开启未来制胜之门(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7
摘要:罗威:除了战略布局之外,西方主要国家还持续加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加速技术成果向作战能力转化。2012年以来,美国防部及其所属各部门就实施了以“X数据”项目、“洞察”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大数据研

罗威:除了战略布局之外,西方主要国家还持续加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加速技术成果向作战能力转化。2012年以来,美国防部及其所属各部门就实施了以“X数据”项目、“洞察”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大数据研发项目,主要涉及大数据分析挖掘、规则发现、数据驱动模型计算、数据可视化等领域。这其中,“X数据”项目旨在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开发新型计算技术和开源软件工具;“洞察”项目旨在融合来自各类传感器的海量数据,形成全面战场态势,快速识别威胁来源和威胁程度,增强部队指挥和参谋人员的决策能力。在持续推进技术发展的同时,美军部分成果已经开始形成作战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算法战”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4月启动,旨在采用人工智能算法从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发现感兴趣的目标,相关成果从当年12月开始陆续部署美军多个部门,其视频情报分析处理能力得到提升。

大数据在未来战争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推动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智能化战争初露端倪。那么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大数据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请简要说明一下。

刘林山:未来,无论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战争形态,还是迅速推进的智能化战争形态,都是由数据驱动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战场态势的理解依赖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谁能穿透“战争迷雾”,更准确、全面地洞悉敌我态势和作战环境,谁就能在战争中抢占先机。在未来战场上,数据就是还原战场情况、形成敌我态势的基础,它不但包括己方侦察、监视、情报活动的成果,也包括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人类社会文化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目前,全面收集、处理这些数据并不容易,因为随着全社会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持续加速,各类数字设备的日益普及,全社会数据量持续呈现指数级增长。有统计表明,在2013年,人类社会的数据总量约为4.4万亿GB,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44万亿GB。如此之大的数据量,如果没有先进的大数据收集、处理技术支持,数据的价值就无从体现,战场的全貌也就无从认知。

其次,作战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数据的分析、分发和利用。作战功能通常包括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机动、作战保障等。这其中,情报功能侧重于收集、整编、推送数据,指挥控制侧重于融合、处理、分发数据,而火力打击、战场机动、作战保障在利用数据的同时,也产生新的状态数据。可以说,作战功能的发挥、作战行动的实施就是数据循环利用的过程。哪一方的数据循环得越顺畅、越快速,哪一方的作战效果就越显著。

其三,联合作战样式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共享水平。当前美军正由联合作战向多域作战方向演进,表现为从军兵种间作战能力协同向各作战域作战能力聚合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更低层级部队基础上实现跨越军兵种的更紧密、更精确的力量运用。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以“云”为手段,实现所有作战数据的共享。

吕彬:由于数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数据武器化的特性也将日益显露。一方防止对手获取己方数据、阻止对手形成全面态势,或制造散布虚假数据、误导对手智能系统的判断、阻碍对手作战功能实现的“数据战”,将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

主动拥抱军事大数据时代

记者:提到未来智能化战争,其重要特征就是对抗节奏明显加快,制胜机理由以能制胜转变为以快制胜,谁掌握了先机,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我们迎接军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该怎样认识其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刘林山:以快制胜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缩短“OODA环”循环链条。从“观察”环节看,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指挥员全面掌握情况、捕捉细微变化、发现重大征候。从“判断”环节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来源数据关联分析,可以准确研判战场形势、破除“战场迷雾”,显著增强指挥员的判断力和敏锐性。从“决策”环节看,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等数据的实时融合处理和可视化展示,能够帮助指挥员实时准确掌控战场态势,快速作出决策、快速调整部署,赢得筹划决策的速度优势。从“行动”环节看,基于实时在线大数据分析,指挥员能够精准规划任务、精细计算兵力火力、精确下达作战指令,从而动态高效调控部队行动、准确评估作战效果。

吕彬:大数据除了给指挥控制效能带来革命性影响外,还将加速作战指挥体系变革、引领指挥决策模式转变。首先是指挥体系扁平化。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系统无缝链接,云计算提供强大计算能力,区块链技术提升系统安全性,指挥结构可由“树状”变为“网状”,为精简指挥结构、实现扁平化指挥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是军兵种体系联合化。基于大数据高度共享的数据池,将各类数据融合在一起,保证获取信息的一致性。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一致的数据结构和数据交换标准,保证各力量、各要素之间有效互联互通互操作,为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创造条件。第三是部队编组精简化。海量情报信息的采集、处理通过信息系统网络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能够使指挥人员从繁重的信息处理中解放出来,实现大体系支撑下高效运行的精简化行动编组。

罗威:军事大数据在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催生智能化武器装备和提高智能化保障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作为新时代的“石油”,大数据将是智能化装备的生命源泉和大动脉,基于超强算力的数据快速获取、精细处理和精准分发是智能化装备作战效能发挥的倍增器。随着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未来战场中将出现由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紧密结合的数据装备,既包括用于支撑军兵种作战指挥、装备管理、后勤配给的巨型平台,也包括以航母、飞机、舰艇、潜艇、车辆等为载体的中小型数据装备,还包括嵌入无人作战、单兵作战、精确制导系统的微小型数据装备。这些数据装备,将在未来智能化作战、训练、后勤保障等行动中发挥“智慧引擎”作用。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大数据走向战场可能改变装备,可能改变战争形态,但不可能改变战争的决定因素。智能化战争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完全代替人,不能改变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地位。(宋元刚 邵龙飞 王晗)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