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周强院长强调,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应用,全面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最高法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奇伟曾表示,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司法业务赋能,是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必然选择。 蚂蚁区块链是司法区块链的先行者。近两年来,在法律服务市场已经开始大展身手。 就在2019年11月,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刑事案件在浙江绍兴上虞区人民法院宣判。这起刑案的顺利审结便与蚂蚁区块链密不可分。 案情不复杂。一起诈骗涉案,涉案金额不到一万元,但被害人众多且分散全国各地,单笔犯罪数额小、数量多,涉案176起,如果将相关证据通过传统的光盘形式记录并在公检法之间流转,将可能发生光盘毁损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光盘内数据被篡改等情况。 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有效的加密存储,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上虞区司法机关联合蚂蚁区块链团队,以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并通过后期hash值比对,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本案证据的流转和比对贯穿于侦查、公诉、审判全过程,得到了公安和检察机关的一致认可。 “区块链技术具有链上数据难以篡改、全程留痕、事后可溯源等特点,再结合实人认证、时间戳等技术,有利于核验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蚂蚁金服高级法务专家何广越表示:“蚂蚁司法区块链由法院、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国家授时中心等机构作为节点共同构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电子证据链解决方案,这个是普通的区块链所不具备的。” 徐惠介绍,蚂蚁区块链已落地超40个场景,在司法领域,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最高法正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目前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高院、中院和基层法院四级多省市21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27个节点建设,并联合四级法院共完成超1.8亿条数据完成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未来是机器变成法官,还是把法官变成机器?如何厘清科技与法律的关系?科技的运用,对法制固有的传统价值带来多少冲击和影响?怎么让法律与科技在新时代的融合,真正惠及普罗大众?”11月24日,在2019法律科技创新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叩问数字时代的法律与科技。 记者了解到,司法链目前已经在司法云市场上线。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高级架构师何悦介绍,司法云市场是一个共享平台,目标是打造“司法淘宝”,“未来它将成为一个大的司法能力的服务市场,最终达到能为14亿中国老百姓服务的一个体系。” 阿里云智能司法行业总监宋启华表示:“阿里云智能与生态合作伙伴正在利用数字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推进着一场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革命,让每一位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和正义,让天下没有难打的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