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时代,艺术的边界已经被不断地拓展。除了绘画、音乐、书法这些传统艺术,利用工业社会的制造技术和信息社会的交互技术的艺术新门类正蓬勃兴起,而艺术家所赖以进行创作的工具,也从传统的纸笔乐器,不断衍生为诸多的科技手段。或许可以说,如今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而科技如何融合进艺术,艺术如何用科技来获得改造和进化,或许才是一个真正的话题。 而对于科技品牌来说,艺术也不再是一个表面上的话题,而是需要真正去认真对待和尊重的话题。小到产品设计,大到前景预判,科技行业与艺术正在各个层面产生化学反应,很多时候这或许决定了未来的方向。就像史蒂夫·乔布斯在《遗失的访谈》里说的那样:“最终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 卡萨帝X达芬奇 创造生活的艺术 “当代达芬奇”感知艺术展入口 作为高端家电的代表品牌,卡萨帝向来追求在功能性之外的生活艺术。这次,卡萨帝找来的合作“艺术家”简直大牌到不行——达芬奇。当然,不是跟本人,而是携手法国卢浮宫签约达芬奇艺术IP,与天猫club一同在上海地标K11举办了“当代达芬奇”感知艺术展。 在光影渲染下,重新演绎达芬奇的经典要素 先锋艺术家黑一烊、“意外艺术”创始人意公子及意大利未来国际教育协会副主席Gabriele Rivolta先生都现身展览现场。展览分为《第二自然》与《临界》两个主题,打破了固有的静态展览模式,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在光影和视听渲染下,可以让用户看到达芬奇经典艺术作品不一样的呈现形式。当然,卡萨帝必然也会将其产品融入这个展览——与体脂秤互联的智能冰箱可以贴身定制健康食谱,可以主动调节温度湿度的空调只需动动嘴,能完美洗护高档礼服的洗衣机,等等。 厨房也可以是艺术创作的现场 OPPOX伦敦设计周 平衡连接人、科技与自然 竹子和碳纤维是《织就轻盈》的主要材料 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先锋设计展,有着16年历史的伦敦设计周可以说是设计界的标杆性展览,同时也是伦敦市的标志性活动。而在今年,OPPO在伦敦设计周上也带去了两件作品。 装置本身是一个大型的“茧” 一件是位于V&A博物馆约翰马德斯基花园的《织就轻盈》。据了解,这是OPPO伦敦设计中心和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联合打造的大型艺术装置。用碳纤维与传统的竹子作为材料编织成一个大型的“茧”,通过层压工艺制作出螺旋结构,既保证了作品足够的结构强度,又保留了竹子独特的材料特性和美感,进而展现出如今轻盈且独特的艺术感。在隈研吾看来,这件作品所要表达的,正是人、科技与自然的交织结合和平衡。 《探索的本质》由二进制的数字语言“0”和“1”组成OPPO的Logo 另一件作品是位于35 Baker Street的《探索的本质》。它以OPPO Logo为灵感,由四个“O”状和两个“I”状符号柱组成,同时也代表着基本的数字语言“0”和“1”,体现出装置所蕴含的艺术感和数字化意义。观众还可以与该装置进行互动,像是把手放到“O”型处时,这个区域就会将你的心跳进行视觉化。而其他的装置则通过听觉、触觉等多个层面,探索着人与科技间产生更自然、舒适连接的可能性。 装置本身可以与参观者互动 苹果X摄影 手机摄影不只是玩玩而已 利用Phone 11 Pro Max 的超广角镜头,可以找到建筑物最震撼人心的角度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苹果的艺术品位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从其产品设计到专卖店设计,再到其独特的办公总部Apple Park,“苹果风格”几乎已经可以看成是现代艺术的一个代表性分支。 合理利用超广角镜头的表现张力,找到被摄物体的线条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