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办公室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商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严子仪满怀感恩之心,把绣有“爱生如子终受益,慈母关怀永难忘”的锦旗,送到了刘玉海院长手中,以此感谢母校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的真心关爱及四年的栽培之恩。 入职在即遇难题 2019年4月,严子仪通过了老家陕西省的公务员考试,录取单位是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本该欢天喜地的他,却愁眉不展——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单位入职要求必须在9月底之前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可他却因学位英语问题,错过了之前的学位申请机会,而新考的学位英语成绩9月份才能知晓。9月份,当焦急万分的严子仪得知学位英语考试成绩达标申请学位时,却发现学校下一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时间在10月初。不能如期拿到学位证书就不能入职,考取了公务员也成枉然。 真心关爱解生忧 迫在眉睫之际,严子仪想到了曾经在开学典礼上,刘玉海院长许下的承诺:有困难找院长! 于是,严子仪回到母校,院长亲自与其进行了面谈,并不断给予严子仪鼓励:“你不要着急,学生的事就是学校的事,学校一定尽力想办法处理好。”了解基本情况以后,院长联系了教务处处长,让其严格按照学位授予条件和程序,在坚持学位授予标准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统筹协助严子仪解决问题。教务处随即为此事专门召开会议,认真核实严子仪的学位成绩和学分绩点。经核实,严子仪已经达到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暂行规定的全部条件。本着“真心关爱学生”的宗旨,学校于9月份专门为严子仪一人召开了一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会。经委员会评定,同意授予严子仪管理学学士学位。如今,严子仪已经正式被所在单位录用并顺利入职。 母校恩情永难忘 这次的经历,让严子仪深切地感受到了母校慈母般的关爱。母校在学子困难时给予的帮助,是他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也更让严子仪坚信,选择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2015年高考报考志愿之时,一次偶然机会,严子仪在距离泰州1200多公里远的陕西老家,通过网络看到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招生简章,“办真心关爱学生的大学”办学宗旨以及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深深吸引到了他,并让他选择了这所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学校在陕西省一共只招录5人,而严子仪的分数不多不少刚好达到录取分数线,真的是非常的幸运。一入校,严子仪就感觉学校氛围特别好,从热心的学长,到和蔼的辅导员,尤其是2015年开学典礼上刘玉海院长一句“有困难找院长”,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回首四年情意浓 转眼大学毕业了,回忆起四年的大学生活,严子仪感触颇多:大学四年,在泰科院,可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因为他切身感受到了学校真心关爱学生的点点滴滴,在外有事找警察,在校有事找老师,学校以细致入微的行动,如春风化雨般关心帮助学生,为学生发挥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学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千句万句华丽的词藻,都不能向母校表达出他的感激之情,唯有呈送锦旗一面,以来表达他内心对于母校的感恩之情!“爱生如子终受益,慈母关怀永难忘”正如锦旗上写的,教育的故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大学师生的故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平凡,但正是这每一个平凡的故事、每一次爱心的汇聚,成就了“办真心关爱学生的大学”。 精准关爱育英才 “办真心关爱学生的大学,就是要立德树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在泰科院度过四年最美好的时光,发现最美的自己,收获最好的成长体验,毕业后成为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未来过上令自己满意的生活。”院长刘玉海说。 2018年9月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严抓本科教学质量。在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学校“真心关爱学生”的办学宗旨和“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已然渗透到学校日常办学之中,在学生成长路上,学校精准关爱、多措并举。 一方面,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够放心把孩子送来学校并学有所成,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提出了更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精准画像-精细塑像-精确成像”的人才培养逻辑线路,构建了更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更加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时加大了选修课程比例,旨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才路径。 另一方面,本着“真心关爱学生 用心帮助老师”的宗旨,推进“教师评先进,学生说了算”“上好一堂课,做一名好老师”等行动,让老师们把心思和情怀放在学生身上。根据学生成长的差异化现象实施精准关爱,比如,推行“一人一导师““一人一目标”“一人一规划”“一人一课表”“新生逐个做心理与职业测评”“让每位学生都能读到自己想学的专业”等举措,实施“弹性学制”“个性化学分”“学分置换”“学业预警”“取消清考”等制度,同时还完善了学生申诉机制,让精准关爱在法治轨道上“合情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