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有为:确实现在深圳最大的问题是房价太高,房子都住不起了能留得住人才吗?房价、地价过高也会增加企业成本,恶化企业生存和投资环境。深圳应该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得创业者和打工者都能各得其所实现安居乐业。 第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放开对商品房的各种限制措施。商品房这一块让买得起房的人去买单。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建好管好公租房(廉租房),公租房要占到30%-40%左右。目前的比例太低、供应的范围太窄。政府组织建设公租房的资金,在内地城市可能有问题,但在深圳没有问题。政府可以用商品房的收入补贴公租房。能留住人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此外,在放开商品房限价的同时,对符合深圳产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项目,政府应采取低价政策。 第二,现在深圳有大规模的小产权房,我建议按照两条原则解决小产权房转为大产权房:一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二是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要求。符合这两条的小产权房在适当补地价和罚款后可以转为大产权房,但“转正”后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此房出租时必须与公租房同价,政府可以把这部分转正的小产权房房源纳入公租房体系。 第三,房地产商的开发资金要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而不是主要依靠国家贷款,这样国家就没风险了。 中央早就提出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深圳可以向中央申请深圳房地产改革按市场经济规律方向先行试验。 大湾区内应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新京报:今年2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近期又发布了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一体化建设如何突破体制障碍获得成功? 厉有为:要建成世界级的湾区,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我们要通过顶层设计解决几个问题。首先,香港、澳门与深圳、珠海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要自由流动问题。在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内生产要素应该做到自由流动,不然很难建成世界级的湾区。要做到这样,就应该把深圳和珠海建成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 其次,在珠三角九个城市间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活动同城化。可首先在深、莞、惠三市先试验,然后扩大至九市。 再次,大湾区内有五种法律存在,省级立法、香港立法、澳门立法、特区授权立法、较大城巿立法,在大湾区内如何适用法律?要有顶层设计和适当变通。 新京报:深圳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今后港深关系如何处理? 厉有为:首先,深圳今天取得的成绩与香港的支持与合作分不开。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在人才、资金、经济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向香港借力。 现在深圳在经济总量、人均居住面积、生态、社会环境等方面均上升到新的高度,这种情况下港深关系该如何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几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按照《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深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进行全新、全面的探索,以达到中央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深圳要成为稳定香港、促进香港繁荣发展的基地和桥头堡。比如,可以尝试给香港居民在深圳工作、生活、受教育的公民待遇等。在香港一侧落马洲有深圳的土地,可以与香港共同开发,共同发展。 香港在金融、外贸、航运等领域仍保持着巨大的国际优势,这些地方仍值得深圳大力学习。总之,港深两地要继续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共同为囯家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