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察技术部门要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格局和视野。就检察技术而言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四大检察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开展什么、思考什么,围绕大局思考工作。 2、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工作是高检院领导明确的任务。在公益诉讼技术支持方面,不仅要建设快速检测实验室,还要利用更多的资源力量做更多的规划。检察技术是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力量,也是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发挥有效职能的基础保障,对此,检察技术人员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 3、检察技术工作的发展脉络已经清晰,绘制蓝图需要重塑信心、凝聚力量。经过这两年的调研、摸索、思索,检察技术工作要做实技术性证据审查、做精司法鉴定、做好技术协助。 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的覆盖面、工作实效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广泛和足够的影响力,下一步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当前的司法鉴定问题比较突出,而检察机关的司法鉴定是“国家队”,张军检察长在2018年7月份深圳大检察官研讨班上指出,要“做精做强”司法鉴定工作,检察机关的司法鉴定工作要进行适应性改革;关于技术协助,包括公益诉讼的勘查取证、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要“做好”。目前,最高检信息中心正在研究规范技术协助工作,力争促进技术协助工作切实发挥效果。 4、积极落实张雪樵副检察长的会议精神,积极推广苏州模式,马上学、马上用。各省要统筹人员整合到市级院建设好一个实验室,一个流动工作站,一张地图。 在“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座谈会”会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一行参观了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快速检测实验室和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 为什么要建设快速检测实验室 和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呢? 简单介绍一下建设背景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技术工作重心向服务四大检察转变,特别是向公益诉讼检察倾斜。传统技术工作的检验鉴定门类已难以满足公益诉讼的需求,生态环境类快速检测成为公益诉讼成案不可缺少的环节。 2018年以来,苏州两级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污染诉前案件占公益诉讼案件总数的28.6%。做好环境损害类公益诉讼案件查办和诉讼的技术支撑既是对技术办案工作的新挑战,也是技术部门适应改革需要、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 目前,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已建成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完成162件快速检测;基本建成快速检测实验室,进一步向专业实验室建设延伸;在实战中磨合形成全流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配套的信息技术支撑手段;多措并举提高开展能力建设。 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和快速检测实验室,制订相关工作机制,建立了公益诉讼技术支持的“321市级院模式”,即三个载体(巡回工作站、快速检测实验室、公益诉讼快检地图)、两种工作方式(常态分区主动巡查、目标线索精准排查)、一个规范(《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现场勘察规范》)。 接下来 一起去现场看看 这些“硬核”神器吧! 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基于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工作方针进行快检工作,目前能够开展的项目有水质污染检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重金属、氨氮、总磷、COD等;噪声检测;土壤、固废重金属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空气中的甲醛、可挥发有机物检测等;保健品的检测。 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 便捷采样? 快速检测? 这个功能齐全的 “移动”工作站都能办到! 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是在分析研对生态环境类、食品安全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特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的。目前是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食药品公益诉讼线索排查的必要手段,是技术支撑公益诉讼最前线的作战平台。 巡回工作站以具有较强地形适应能力的皮卡车为载体,配备了五大类(空气、流体、食药、土壤、噪音)快速检测设备以及无人机、采样器材、样品保管箱等设备,以移动便捷、功能齐全的特性为公益诉讼诉前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