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半导体等自主制造时代 中国硬科技创业者迎高光时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8
摘要:半导体等自主制造时代 中国硬科技创业者迎高光时刻

  半导体、硬件自主制造时代,中国硬科技创业者迎来高光时刻

  陈伊凡

  谈到贸易摩擦的时候,王韵说,大家开始对国内技术公司”另眼相看”,以前是“国外有更好的,为什么要用你的,等你真正实力起来了我再用”。王韵是雪湖科技创始人。

  1个月前,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下属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或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向华为供货。以至于,在6月11日开幕的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CESAsia)——有“业界风向标”之称的展会上,“自主”成了这次大会中被多次谈及的话题之一。

  特别是半导体、芯片这些技术领域的创业者,“这是最最幸福的时候”,王韵说,技术企业开始处在“蜜罐里的状态”。

  当王韵在接触更多的客户时,段荣斌正承载着他所在公司的转型厚望。他所在的公司是中国的电线电缆行业领军者之一,但面对诸多竞争和成本压力,这家公司迫切需要通过精益生产、自动化改造提高工厂效率。

  段荣斌所在的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内部创业来实现这个目标。内部创业之后,段荣斌和他的团队得到更高的自由度。“以前研发一款产品需要3个月,现在可能45天左右就有一个初步模型。”

  “第五年,我认为我们的状况能够非常乐观。”采访结束,刘海兵踩着他的滑板,朝自己的展位滑去。

  刘海兵的底气来自于珠三角制造业的生态链赋予他的能量。“4年里我们迭代了5款产品,而国际上的一些电动滑板企业3年都没有一款新的产品。”刘海兵说。

  刘海兵自信背后,也是长江商学院的高光时刻,在此次CESAsia展会上,长江商学院展位上展出了15家硬件创业智造企业。这些人都是智造创业MBA项目的学员以及该项目体验营的营员。

  中国经济的增长机会从商业模式的创新逐渐被技术创新所取代时,硬件制造创业人才正在走人舞台中央。这个项目的发起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就说,“科技人才创业的时代已经到来。”

  此时的CES上,有戴着VR眼镜的观众、智慧零售小店的展示、在展台上PK的竞技机器人、踩着电动滑板来回穿梭的人……

  “只要用就有机会”

  “FPGA是一个好的计算平台,只是一直被埋没,它的算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其次人工智能兴起之后,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6月11日,在初创企业展厅,雪湖科技创始人王韵向记者阐述自己创立这家企业的两点时机,他同时也是长江商学院制造创业体验营营员。这位曾在日本富士通工作过的创业者,穿着印有雪湖科技Logo的Polo衫。

  此次在长江商学院所在的展台上,王韵展出了他们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神经网络加速器产品,这是一种用于硬件可重构的体系结构。相对于CPU(通用处理器),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时候,针对不同用途可以有足够的灵活性。

  一些生产FPGA芯片的企业,可以利用王韵他们团队的技术挖掘FPGA的算力,满足人工智能的运算需求。

  在王韵说话间,整个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贸易摩擦正使得各大产业的巨头都面临产业链供应风险。

  王韵说,只要客户愿意用,这对任何技术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他就可以开始迭代了,而且这个客户会教着这些技术公司,带着他们往前走……再加上现在又有科创板这些资本市场的支撑。”

  王韵认为,特别是半导体、芯片这些技术领域的创业者,“这是最最幸福的时候,这个窗口期是在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

  FPGA芯片从1983年就开始出现,在美国赛灵思英特尔两家厂商都在不断搭建生态,但目前仍然不成熟,而中国则更处在初期阶段。

  中国在FPGA领域的需求都集中在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开发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即使这样,这些大企业中的人才所擅长的更多是通讯方面的FPGA运算,而一些学院派的技术人员又缺乏工程化的能力。

  像王韵和他的团队并不多,从大的机构出来,将很多的Know-how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从底层打造一套全新的工具链,构建自有的工具链。多年在FPGA神经网络加速算法上的积累和长期在业界所培养出的工程化能力给王韵他们团队构筑了一定的技术门槛。

  除了芯片行业进入不确定时期之外,国际上对于技术的竞争也波谲云诡。

  由于美国起步时间早,再加上国外大厂疯狂搭建生态,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天花板使得中国自主的FPGA厂商大多都只能开发较低端的FPGA产品,但王韵和团队所研发的FPGA神经网络加速器,可以在较为低端的FPGA芯片上进行人工智能的运算,在硬件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将产品的性能提升。

  在王韵看来,这是一种“换道超车”。

  一个电动滑板上的供应链优势

  刘海兵接待完一波来客,滑着滑板就来了。

  与其他展台不同的是,刘海兵的展台更“动感”。展台上放着最新研发出来的电动滑板,虽然在外观上尚未做太多装饰,但仍能吸引不少尝试者。采访的地点在展馆外的长椅上,Maxfind电动滑板,是刘海兵的创业项目,他刚在展会上宣讲了Maxfind的一款新产品,其在续航能力和结构上都进行了创新。

  在创业之初,刘海兵就确定其用户群体是一群真正会用滑板来代步的重度用户,而不是只是用来娱乐玩一玩的群体。他认为,用户群体不大的好处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重度用户的反馈提升性能,使得产品更加成熟。并且,其所使用的轮毂电机是近几年才逐渐成熟的事物,这使得包括平衡车、电动四轮以及电动滑板在内的行业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市场尚未成熟时,更加有利于行业之间企业的竞争。

  刘海兵说,中国长期在低技术制造业上的积累,给予了他的企业在成本和迭代周期上较欧美来说的极大优势。

  长期从事微笑曲线最底端的低技术制造业使得中国在9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一产业链位置上的积累,使中国仍然成为“世界工厂”的网络中心,即使工资上涨,中国劳动生产率还是远高于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沃顿商学院莫里斯·科恩(MorrisCohen)的研究发现,2025年前,预计中国劳动生产率将保持每年6%到7%的增长。

  在这一款新产品上,供应链的能力被体现出来。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共打磨了30套模具,要和超过30家工厂合作,让他们帮忙完成细节部分。在电机部分,他们需要找到专业的电机厂,配合完成生产的研发设计和结构更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