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自1997年6月开始每年举办,主要议题集中于俄罗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以及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如今已发展成为交流思想、共谋发展的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俄罗斯的达沃斯论坛”。在“打造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致辞,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经过70年风云变幻的考验,中俄关系愈加成熟、稳定、坚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和继往开来的前行坐标上,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俄两国发展的外部风险和共同挑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访俄和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再次显示出中俄关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俄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这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共识不仅标志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时俱进迈入新时代,更体现出在世界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中俄以两国战略协作的积极效应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新方案,为实现地球村的持久和平安宁与共同发展繁荣注入正能量。 百年变局 ——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主席在本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同时,随着逆全球化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抬头,国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也与日俱增。人类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收获了经济全球化红利,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快速崛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2018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按汇率法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40%。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严重不足。尤其是2018年以来,单边主义日益嚣张,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面临着增长前景不确定、贸易环境不确定和金融风险不确定的“微妙”局势。今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下调至三年来最低水平,由此前的3.7%下调至2.6%;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下调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的3.5%下调至3.3%,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最低水平,但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这充分表明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今年第一季度,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紧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日益扩大,中国经济连续多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天,从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看,“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从世界所处的时代格局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以上六个“前所未有”的叠加深刻表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可持续发展 ——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历史的关键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近、理念相通,都将造福全人类、惠及全世界。中国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当今人类和子孙后代发展需求,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相比,《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破了以往单纯聚焦于减贫问题的思路,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制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并将建立新型全球伙伴关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当时首次访问联合国的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议程的意愿。“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理念相通,都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基础,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发展机会和成果将属于全世界的包容发展理念。与会各方一致同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并将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正当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之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正面临不可持续发展之阻力,遭遇不可持续增长之挑战。在此背景下,本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聚焦“打造可持续发展议程”可谓正当其时。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变局,群策群力、合作共赢是各方的正确选择。放眼世界,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他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任务,相应提出了三点主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俄方案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