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追求零病例是传染病防控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传染病彻底控制的最重要的指标。当一种新的传染病,非常难以控制到零病例水平,或者控制并保持零病例水平,需要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特别巨大时,我们就需要重新考虑防控策略和防控目标。 大家追求零病例,往往是担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害怕一个病例若处置不当,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传十、十传百,使得疫情一发不可收拾。实际上,传染病流行有其规律。 根据传染病流行规律,当一种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指数,即平均每个病人传染几个人。当这一再生指数大于1时,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就会增加,疫情呈现上升态势。当这一再生指数降到小于1时,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就会减少,疫情呈现下降。新冠肺炎的基本再生指数在2-6之间,即在没有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平均每个病人可以传染2-6人。基本再生指数受人群密度影响,也受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影响。当采取全民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的防控措施后,基本再生指数就下降到小于1,疫情就会得到控制。 因此,没有必要过分追求零病例的控制目标。只要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又能保证社会和经济基本发展要求,就是最佳策略。 任何社会的总资源都是有限的,影响人类健康还有很多其他疾病。过分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的彻底控制,可能会顾此失彼,使得其他疾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可能比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影响还大。如何找到最佳平衡点,使得人民群众的健康受益最大化,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命题。 戴口罩是我始终坚持的防护措施,此外包括坚持勤洗手,乘车时开窗通风等 记者:疫情期间,我们注意到您有大量的社会活动,请问现在您是如何在公共场所进行个人防护的? 吴尊友:以我个人为例,目前我还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协助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调查在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何形成了局部的病毒传播中心,以及新冠病毒最早是怎么被带入新发地市场的。要完成这些任务,我的主要活动包括参加视频会议,与相关工作人员开面对面会议,与相关部门人员协调,到现场调查,与早期病人访谈,乘坐交通工具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戴口罩是始终坚持的防护措施。此外,坚持勤洗手,乘车时开窗通风等。 新冠病毒流行已经半年多,虽然我们对其认识有限,但这6个多月,我们对这个病毒的特性认识知识增长很快。大家需要认识到,新冠病毒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我们也许,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再也回不到2019年12月底以前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或者说,新冠病毒可能将从此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我们需要认识到,并逐渐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出现零星输入病例,甚至发生少量续发病例,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要尽快学会接受这种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