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提问。你的问题还是关注下阶段的走势。目前从月度的情况看,工业生产当月出现了转正,增长3.9%,但与往年正常的水平和长期趋势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其他指标,如投资、零售、出口和服务业等都处于下降的状态。虽然月度之间有降幅收窄或者个别指标转正的恢复改善势头,但要消除前期严重的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仍然是有挑战的,不但取决于国内复工复产推进的进度,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外部疫情的影响,以及外部经济变化的影响。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走势还需要观察,但我刚才也说到了,从推进复工复产政策取得的一定成效来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基础把恢复改善的势头持续下去。 另外,刚才您也说到扩大内需方面。在外需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情况下,我们确实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一个是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另一个是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从消费来讲,有两点:一是持续推进线上消费保持增长,二是积极推进线下消费尽快回补。从投资主要指标来看,目前呈现了好转迹象,很多投资活动出现改善,下一步还要围绕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加大对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建设,还要加大提升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在这些上面多下力气,加大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谢谢。 CNBC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就业,按照目前的调查,就业的质量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消费,一线城市的消费情况是什么样的? 刘爱华: 先回答第一个就业质量的问题。从刚才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变化来看,月度之间调查失业率的变化是比较小的,2月份6.2%,3月份5.9%,4月份6.0%,月度之间的波动比较小,整体是平稳的。但是从更多的指标来看,目前就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就业规模低于上年同期,人社部门统计的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比上年同期少增105万人,说明就业规模是在缩小的。 第二,城镇调查失业率也高于上年同期,刚才说到4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6.0%,这个6.0%比上年同期的调查失业率高出1个百分点,说明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 第三,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比如农民工,在4月末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次快速调查,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了摸底。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在经过一系列对接措施、促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等措施的作用下,农民工就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4月末外出农民工规模已经恢复到往年的九成左右,但离正常水平仍然有距离。从高校毕业生来看,今年有874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所以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 今年我们把就业作为“六稳”和“六保”的首位,可以说是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很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目前虽然就业压力依然比较大,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我们进行的快速调查显示,城镇在职未就业人群比例,从3月份的18.3%下降至3.5%。这反映出就业质量、就业水平是在提升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一线城市的消费。我目前只有全国的数据,如果要做城市消费零售的具体观察,我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去,请你和统计局新闻处联系,我们会后再给你一个具体解答。谢谢。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二季度会出现宏观方面的拐点信号,被称为“二季度现象”,但今年的情况可能略为特殊,从今年势头来看,今年的“二季度现象”是否会出现?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还是非常关注二季度的走势。刚才我也跟大家从指标变化的层面,从国内外形势,从下阶段发展的大环境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解释,介绍了我们的一些看法。应该说,一方面在各种政策的作用下,在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确实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也有底气实现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改善。但是,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底线思维,抓住经济运行中的有利条件发挥固有优势,释放内需潜力,帮助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最终实现经济全面回归常态。 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 伦晓璇 摄 胡凯红: 最后一个提问。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现在已经是5月份了,上半年就剩一个月了,您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怎么看?出口在我国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在海外疫情持续的情况下,今年GDP增速“保6”还有希望吗?全球经济持续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春暖花开”?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还是一个关于经济未来走势的问题,而且您中间还提到了出口的变化,还有国内经济增长前景的疑问。就出口来讲,出口的前景确实面临比较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最近,很多国际机构或国际组织公布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包括IMF预测全年世界经济会下降3%,还有世贸组织、联合国等都对全球的经贸活动做了预测,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在这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确实面临比较大的风险挑战。虽然4月份货物出口实现了8.2%的增长,但我们对前景不能过于乐观。今年以来,在一系列稳出口政策的支撑下,外贸企业加强市场调节能力、发挥自身竞争力、开展多元化布局,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结果。但是,在全球经济收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出口也很难独善其身。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对风险挑战要有充分的估计。 第二个问题,关于对全年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预判。我愿意再跟大家强调一下,还是要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释放出我们自身的潜力,积极应对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帮助企业主体一起应对眼下遇到的困难,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回归正常轨道。谢谢。 胡凯红: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刘司长,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