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尚萌萌 3月29日,由青岛高新区捐赠的首批防疫物资运往以色列,送到正在紧张抗疫的医疗机构和人群手中。据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高新区后续捐赠防疫物资将陆续送达以色列,续写中以人民因抗疫更加紧密的友谊篇章。 据了解,3月27日傍晚,在青岛高新区一家厂房内,十几个员工正在紧张忙碌地打包口罩和防护服,数十个包装箱堆成了一座小山,纸箱外一张醒目的贴纸用希伯来文、英文和中文三种语言写着:“我们从中国青岛把平安带给你们!”这是青岛高新区捐赠以色列的首批防疫物资。 图为青岛高新区捐赠以色列。尚萌萌 摄 雪中送炭 以色列小伙向中国伸援手 今年1月,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以色列“歪果仁研究协会”博主高佑思(Raz Galor)如往年一样利用春节假期回到以色列,但他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疫情发展保持着高度关注。1月23日,当他看到武汉的消息,决定为中国尽些义务。1月25日,中国大年初一,他和朋友开始实施搜集医疗物资捐赠给湖北的计划。 作为医用物资主要依赖进口的以色列,防护产品储备并不大,在跑了多家药店和医院失望而归后,高佑思选择求助父亲高哲铭(Amir Galor),高哲铭先生是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创始人,兼任中国以色列商会荣誉主席。通过中国以色列商会提供的信息,高佑思在24小时内筹集了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物资,接下来他又打通物流环节的种种困难,最终将这批满载以色列人民友谊的物资经莫斯科、广州辗转送抵湖北黄冈中心医院。 图为青岛高新区捐赠防疫物资。尚萌萌 摄 续写友谊 青岛高新区助力战疫 一个多月前,在中国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许多以色列民众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援中国。 现在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以色列也未能幸免。作为医疗物资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以色列国内出现了防护物资匮乏情况,急需外界援助。 在远隔7000多公里的中国青岛,一个推进与以色列全面合作的新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是青岛高新区为实施青岛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升国际合作新举措的重要工程,与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合作共建的“创新国度青岛动力空间”是落户青岛的首批项目。 在战疫关键时刻,青岛高新区管委密切关注以色列疫情的最新形势,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货源。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运营团队也迅速行动,多方联系落实防疫物资,同时与以色列合作伙伴英飞尼迪集团对接捐赠路径。最终采购并筹集到口罩、防护服、泡腾消毒片等物资,在高佑思的帮助下,这些装满中国青岛人民友谊的货物将从青岛经上海发往特拉维夫,书写一段两国人民互捐防疫物资的爱心故事。“青岛高新区的捐赠让我们非常感动,也体现了青岛的作为与担当,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高佑思激动地说。 中国以色列商会和英飞尼迪集团是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的重要合作伙伴。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不仅是中以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心相同、创新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也将成为以色列人在中国的“温馨驿站”。 守望相助 陆续向欧盟数国捐赠物资 疫情当头,牵动人心的还有疫情形势更为严峻的欧洲。 图为青岛高新区捐赠防疫物资。尚萌萌 摄 青岛高新区与欧洲地区交流密切,2015年欧盟项目创新中心北部中心落地青岛高新区。意大利西西里大区、法国蒙彼利埃大区等地区和机构纷纷在青岛高新区设立中心。近日,在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的协助对接下,青岛高新区跨越一万公里对欧友情捐赠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已发往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5个国家,包括欧盟中小企业司、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及西西里大区等7家组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