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离不开广大市民科学素质提升。《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我市“2020年杭州市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工作目标,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硬任务。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体现社会各方履行社会科普责任,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所做的工作及绩效,杭州市江干区科学技术协会根据《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今年首次开展江干区科普社会责任评估工作。本轮评估选取了江和美海洋公园和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丁蕙实验小学”)两家单位。通过评估,以期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体履行科普责任的自觉性,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科普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市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将丁蕙实验小学科普社会责任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三条: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二)《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二十七条:科学技术协会定期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其履行社会科普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二、评估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根据《杭州市科普社会责任评估办法(试行)》,主要评估了丁蕙实验小学自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履行科普责任、科普要素能力及其工作成效等。2019年9月-10月,丁蕙实验小学对科普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形成自查报告。11月下旬,江干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估专家组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组人员由浙江省科技馆、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和浙江传媒大学等单位的科普专家组成。 本次评估还增加了社会公众随机调查环节。评估期间,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公众(以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为主)对丁蕙实验小学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的参与情况和满意度,以及对科普设施的体验情况和满意度,有效回收问卷2015份。 本次评估数据和调查数据的采集、分析及测算,委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研究所独立开展。 三、丁蕙实验小学履行科普社会责任主要情况 丁蕙实验小学是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的第一所附属小学,是江干区教育新共同体·院校合作的模范学校,也是一所全国有名的智慧化新样态学校。学校自2014年正式开办以来,秉承“生命·生态·生长”的三生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智慧教育为特色,先后获得“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中国新样态示范学校”、“浙江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浙江省智慧教育示范校”等二十多项综合荣誉。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六国名校建立国际教育友好关系,并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西藏等24个地区名校结对。学校目前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区级骨干教师53名,高级教师11名,一级教师38名。学校设有科普教育组织机构,由10位教师和1位校医共同负责日常的科普教学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校园e站等科普设施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学校教师主编的科普读物《乌龟宝宝》由浙江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另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制作科普话题的科技小报4份和科技科幻画作品9份。 围绕主题场馆建设,打造科普博物馆。学校以“童心蕙园”为营建目标,近几年相继建成了富含科技元素的“科技博览馆”、充满艺术气息的“情意生长馆”、仿真灾害场景的“生命体验馆”、包罗生态万象的“智慧生态馆”等众多主题场馆,将“生命·生态·生长”的“三生”办学理念充分地渗透在学校的“物理空间”建设中。这些场馆为本校师生创造了先进的学习空间,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科普和自然科普资源。通过场馆体验,不仅激发了孩子探索科技和追求艺术的兴趣,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珍爱生命和生态环境意识,实现了人文、科技和自然的有机地结合。为了促进资源共享,所有场馆对社会开放,公众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体验各个主题场馆,丁蕙实验小学安排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为公众讲解科普知识。2018年,场馆共接待68批次,合计2.6万人次左右。同时,也吸引了西南红联小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武汉学科带头人,新疆阿克苏第二小学等省外的学校师生来丁蕙参观交流。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学校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在浙师大智慧教育专家、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和全国智慧教育领军人物祝智庭教授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智慧化教师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形态。丁蕙的每个教室都有实录监控,通过系统,老师的教学课堂成了完全阳光、透明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另外,学校利用TEAM Model智慧教育软件实现教学、评量、诊断和补救等四大e化服务的智慧课堂模式;利用钉钉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教师课后远程辅导,优化家校之间的远距沟通。学校还将VR技术引入到语文、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与VR场景相融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优化教研资源,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大力投入网络空间建设,打造远距智慧教室平台。丁蕙实验小学和成都市的高新区芳草小学、温江区通平小学、温江区玉石小学、北新实验小学组成了五所联盟学校。五所学校均安装有远距智慧教室平台,利用这一平台,采取“1+1”的模式,进行远距教学活动。2018年4月12日,杭州市第十七届“钱塘之春”教育高峰论坛之“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暨江干区第五届教育信息化推进会在丁蕙实验小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海外代表团和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10个省外教育代表团,以及浙江省内的137所兄弟学校的代表莅临了本次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