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400多人的传统文化志愿讲师团,带动近2000人参加辅导员队伍,先后开展“老年人生活大调查”“讲孝德、定孝制、行孝事、推孝贤、扬孝风”系列活动近万场次,“敬老饺子宴”村村举办、户户参与,受益老人5万多人次;组织志愿者与孤残老人、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指导每村成立爱心帮扶、卫生整治等互助志愿服务组织3支以上,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20万人,邻帮邻、户帮户的社会风气初步形成。 推广蔬菜科技科普知识 把致富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上 立足“脑袋口袋一起富”,组织市、镇、村三级农业专家、种菜能手组建“菜农之家”“蔬菜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搭建“蔬菜频道”“点农网”等新媒体服务平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园区基地150多处,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培训”近千场次,向群众无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多元;各村组织退休专业人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等建立技术互助小组,相互交流分享,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市财政出资200万元,聘请25名农技专家,组建科技服务专业志愿团队,帮助解决种苗选育、水肥使用、秸蔓处理等技术难题221项,实现蔬菜品质和菜农素质“双提升”,“寿光蔬菜”成为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