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层面来说做下沉有几方面的问题,包括设备层面网络层面、基础设施跟一、二线的差异,所以对技术的挑战相对更大一些。”他以手机机型举例,“孩子们用的手机机型可能是父母淘汰下来的,比如在用iPhone4,就要重新做适配。可能还有弱网的情况,比如4G断断续续,怎么办?这些事情我们都要去考虑。” 张贝妮认可,大量的三四五六线城市才是中国的大盘,在线教育在这片市场里的渗透和覆盖率会越来越高。“但现在猿辅导也好,作业帮也好,巨头仍未真正杀入,现状是仍以线下教育机构为主,且多是区域的品牌。” 原因在于成本。“目前市面上还没跑出什么特别好的模式,但它如果是成立线下培训机构,管理运营成本将会非常高昂。要在三四五线城市快速完成扩张,渗透率密度更高,还要快速获客,不是砸几个亿就一定能做成的事情。” 在线教育的赛道十分拥挤,但仍为当下的创业者留下了可想象的创业空档。 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互联网周刊》杂志评选出的《2018在线教育未来独角兽TOP100》名单来看,有不少都是最近几年才成立的在线教育机构。 张贝妮从VC的角度建议,希望初创公司能选好赛道。“目前有一些幼小阶段人群的在线教育需求,偏思维启蒙类和素质教育一点的,从市场需求和渗透率来看还没有被满足得很好,还是有市场空间的。” 例如,专注于K12在线数学,后拓科至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的“洋葱数学”,在今年普遍的资本寒冬中,实现了D轮3亿融资,成为年内行业最大体量的融资之一。创立到今年,他们一共累计完成超过6亿人民币融资。 在王斌眼里,目前的在线教育红利构成至少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教育政策红利。在2030年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规划下,国家提倡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来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课堂上尝试科技与课程的融合,进行教学创新。当前在线教育已经进入依托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个性化教育的3.0阶段。 而80、90后新一代也是一种红利来源,“他们本身也是知识付费的消费主力,在观念上很愿意让子女通过互联网接触优质教育。” 张贝妮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在线教育的终局一定不会是一家独大,不会有人能霸占整片市场。 “教育行业不具备像滴滴、美团这样的平台性质。平台性质是会有一个网络聚集效应,能把所有的人都会卷进来,集中到这一个平台上来。但教育行业不会,它更像是个服务行业,有多少人干多少活儿,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把这整个市场所有人的事都干了。”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程易、阿修为化名) 参考资料: ①资料援引于36氪 ②资料援引于每日经济新闻、亿欧 ③资料援引于财经网 关注网易科技微信号(ID:tech_163),发送“后厂村7号”,即可观看所有后厂村7号深度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