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信息化产品林林总总,一些产品仅从技术上来说确已处于领先水平。但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有一种声音,尤如乔布斯的发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指出“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 去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指出,“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其实质与落脚点就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他认为,只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而就怎样实施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变革、怎样实现“深度融合”,深圳伟东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保卫认为,教育信息化产品“贵在得法”,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法、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他进一步解释道,技术创新不等于教育创新,但技术可以支持教育创新。 U伴慧学,与“合作进阶教学法”深度融合的中小学智能教学平台 合作进阶教学法由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方法改革工作组组长,北京市名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萍,基于近二十年来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而创立。 该教学法覆盖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课后探究学习三大教学环节,强调每个环节教与学的积极反馈与互动,教学全程融入形成性评价,教学内容逐层进阶,最重要的一步,即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突破与提升,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形式的合作学习来实现,教学法也因此而得名。其教学进程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如下图所示: 合作进阶教学法教学进程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示意图 合作进阶教学法符合国内教育大环境及实际情况,不仅无需改变课程设置、教室结构和大班额的现实,更能轻松嵌入到教师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中。 2018年11月,伟东云教育聘任张萍担任首席顾问,与张萍教授展开深度合作。基于合作进阶教学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伟东云教育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开发了U伴慧学中小学智能教学平台系统。 U伴慧学智能教学平台系统示意图 谈及与伟东云教育合作的初衷,张萍感慨到,从育人的角度,教学改革更应该从中、小学做起。在国际上,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几十年来已成功应用于众多国家的许多中小学校中,其在培养高阶思维、沟通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教学效果广受认可。 作为教育部教学方法改革工作组成员,张萍教授指出,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张萍教授曾于2003年和2009年先后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进行教学研究,方向都是合作性学习。她强调,合作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国际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 2017年,她的著作《基于翻转课堂的同伴教学法原理·方法·实践》出版,这本书系教育部重点课题“借鉴与创新:哈佛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创新应用的实证研究”成果。 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于1992年创立了同伴教学法,2015年凭借同伴教学法马祖尔获得教育界最高奖项、有教育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蜜涅瓦奖。二十多年来,同伴教学法在国际上被应用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小学、中学和高职、高校教学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结束在哈佛大学为期一年对同伴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回国后,十年来张萍教授一直在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理念及同伴教学法,结合国内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她对同伴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去年,张萍教授创立并提出了合作进阶教学法。 信息技术嵌入教学法内核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只有将技术嵌入教学法内核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而这样的一种融合必将带来超越传统教学模式的积极效应。关于教育信息化产品“贵在得法”,王保卫是这样说明的。 参考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约翰·哈蒂教授于2009年出版著作《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其中涵盖了52637项研究,涉及2.4亿名学生,持续了15年。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称哈蒂发现了教学的“圣杯”。著名教育家富兰认为,这是一本梳理和分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的著作,对那些想改善教和学之人,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哈蒂从大量研究和变量中提取出138个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这些因素的效应量平均值为0.40,哈蒂把大于0.40的影响称为“期待效果”,0.41到0.60之间是中等的效应量,0.61及以上是较高的效应量,达到1.0的效应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显著的、非常容易察觉的差异。 在U伴慧学智能教学平台上,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环节,与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水乳交融”,在每个环节均有信息技术支持下对应的、高效应量的教学策略,从而可以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以合作进阶教学法最核心的部分、即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为例,这是一个将课堂讨论与即时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环节,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合作学习,而教师通过即时的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合作进阶”的学习过程即时提供教学支持。 合作进阶教学法将课堂讨论与即时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在U伴慧学平台上,合作进阶教学法的课堂讨论被称作“5分钟精妙时刻”,这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