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新时代如何推进教育现代化(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8
摘要:第一,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比如,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开展了教育资源盈缺状况的预警,综合运用匹配系数法、回归模型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充分考虑育龄人口变化、生育政策调整、城镇化进

第一,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比如,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开展了教育资源盈缺状况的预警,综合运用匹配系数法、回归模型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充分考虑育龄人口变化、生育政策调整、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等多重因素,科学测算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等各学段学龄人口数,为各地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发展方式由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弹性供给则是满足社会教育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客观要求。弹性供给是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表现。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所要引导的走班制就是弹性供给的实现形式。

第三,发展要求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前面说到,指标引领是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和宝贵经验。但是,指标引领、达标考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政府主体的推动方式,符合教育现代化建设初级阶段的特点要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各具特色、百舸争流的教育,一定是品牌众多、示范引领的教育,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参与、多中心凸显、突出特色品牌的发展模式。这应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较高级阶段。

第四,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建设学校是为了师生的成长。有一次我去看一家幼儿园,有位同志问,幼儿园怎么不修大草坪?老师说,我们原来有大草坪,孩子们不喜欢,改成山丘孩子们就喜欢了,因为可以做游戏。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我们要把关注师生的成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五,发展评价从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提高水平和人民满意是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的一对事物,提高水平是人民满意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满意又是提高水平的目标。关键在于,教育评价导向是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怎么面对传统与世界

记者: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也会有一些事物,特别容易被“席卷而去”,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您认为,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周洪宇: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在理念上要有全面、清醒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教育渠道,把传统文化里优良的部分体现并展示出来。当然,我们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研究得越深,越能知道它究竟好在哪里。如果不进行研究,简单地拿来就用,对我们现代学生的成长可能是不利的。

记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望。请您分析一下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周洪宇:长江教育研究院刚刚发布《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我们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的教育竞争指数在全球38个可比较国家中排在第20位,和世界教育强国之间在很多重要的指标上差距不是太大。对于有些过去我们认为表现不太理想的方面,这次研究有新发现,比如教育投入指数位居38个可比较国家中的第13位。中国教育竞争力情况总体上很好,但与世界教育强国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过于乐观。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5日第4版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