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29载创新研究,让中国拥有原创幼儿足球教育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1
摘要:29载创新研究,让中国拥有原创幼儿足球教育体系-原创幼儿足球,教育体系

【慧聪教育网】近几年,幼儿足球已成为国家和民众最关心的幼儿运动项目,习近平主席发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2019年8月,教育部批准了3570家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019年12月,教育部又制定了2020年再选拔3000家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的计划。

幼儿足球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但在中国似乎还是一个新鲜事物。2015年之前,中国有近5、6千家中小学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足球运动,而中国30余万家幼儿园长期开展幼儿足球教学的不到300家(近1、2年有数千家幼儿园开始引进各种形式的幼儿足球教育,但全园所有孩子都踢足球的幼儿园很少)。

为什么长久以来幼儿足球在中国幼儿园没有被广泛重视?幼儿足球运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什么样的特殊价值?中国的幼儿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足球教学?零基础幼儿园开展幼儿足球教学需要怎样的快速解决方案?

就上述问题,笔者近日对国际著名儿童心理与儿童体能教育专家、国际儿童关键期体心智教育创始人、中国幼儿足球教育奠基人殷红博教授进行了专访。

殷红博教授告诉笔者,中国人不重视幼儿足球,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缺乏幼儿足球文化。许多家长和幼儿园园长、教师都认为幼儿足球容易出伤害事故。他们认为,幼儿跑跑跳跳做一些运动游戏就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了。

第二,缺乏足球运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的认知。许多家长和幼儿园园长、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更主要的是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培养孩子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

第三,缺少专业的幼儿足球高水平科研人员和研究成果。缺少科学系统的幼儿足球教材、系统教学方法和专业的幼儿足球教练。

第四,中国整体足球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不适合踢足球,不可能出现国际顶级足球运动员,因而不重视足球运动。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踢足球,认为踢足球没有未来。

29载创新研究,让中国拥有原创幼儿足球教育体系

    殷红博教授在第二届中德足球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37年学术成果填补世界幼儿足球教育空白

殷红博教授开展幼儿心理和幼儿体能创新学术研究已有37年。1991年起,他开始了幼儿足球科研与教学的系统研究,并在国际范围发表了《殷红博幼儿关键期足球课程体系》。

二十年前,殷红博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幼儿足球文化和幼儿足球教育理念,填补了世界幼儿足球教育的空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幼儿足球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7年,殷红博教授创办了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将提升幼儿体能视作幼儿园教育的第一目标。他在博凯幼儿园设计了32个运动项目,足球、武术是男孩子的必修课,形体、瑜伽是女孩子的必修课。

在系统开展了32项适合幼儿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研究后,殷红博教授发现了足球运动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他指出:幼儿足球运动的价值是全方面的,这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尤其是在足球运动发达的国家,幼儿足球运动的价值早已是家喻户晓。在发达国家,70%的男孩子都从3岁前就开始接触足球,许多人热爱足球直至终生。

殷红博教授表示:“足球是让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第一运动。”经过1—3年的足球运动,幼儿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其中,身体素质,例如: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灵活素质、平衡素质可以提高50%—200%;心理素质,例如:独立性、自信心、毅力、勇气、上进心、团队意识、诚信、合作性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智能素质,例如:专注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管理能力、记忆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创造能力和悟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文化素质,例如:规则意识、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理解与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同龄人。

自1997年起,在博凯幼儿园该园所有男孩子从3岁开始便会参加幼儿足球教学,每周2~3次。幼儿园还会举行每年一次的全体大班孩子参加的“激情杯幼儿足球比赛”,至今未断。

在良好的足球教育环境培养下,博凯幼儿园连续3届获得了北京市幼儿足球比赛冠军。北京的许多中小学足球队都有博凯的毕业生。中国中学生足球希望队队长韩桐宇便是博凯幼儿园优秀毕业生的代表。  

   让足球助力中国幼儿在发展关键期全素质发展  

作为儿童成长教育的研究者与践行者,殷红博教授国际上首次提出: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是开发孩子综合潜能的第一步。他强调:孩子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

但目前,我国3一6岁幼儿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足发达国家孩子的70%,运动量、运动强度相差1到3倍,许多孩子缺少良好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到中、小学后体能素质只有日本、韩国中小学生综合体质的70%左右。这些数据让殷红博教授十分担心。

他表示,孩子在3一6岁没有建立良运动兴趣和习惯,到了中小学会出现“关键期运动缺乏型体能问题”,例如:易生病、免疫能力差、适应能力差、肥胖、近视、瘦弱、耐力、爆发力、综合力量素质、协调素质、速度素质发展水平低下,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关键期运动缺乏型智能问题”,例如:专注力差,记得慢忘得快,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低下,常常表现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易涣散,不能长时间进行高脑力活动;“关键期运动缺乏型心理问题”,例如:依赖性强、自卑、懦弱、孤僻、缺乏毅力和勇气、坚持性差、做事马虎不认真、缺少团队意识和上进心、惧怕竞争和压力、逃避困难和挫折、缺少激情和阳刚之气。

与此同时,殷红博教授还通过研究证明,3—6岁是培养幼儿足球兴趣和开发足球天赋的关键期。“80%以上的男孩子天生喜欢足球,到了七八岁以后才开始让孩子接触足球、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开发孩子的足球天赋就太晚了。”他说。

因此,殷红博教授开始了适用于我国幼儿成长的足球教育探索之路。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足球小将,被誉为“中国幼儿足球教育之父”。

 中国幼儿足球教育之父的多个第一

第一个提出幼儿足球文化和幼儿足球教育理念的人。殷红博教授在国际上首创的幼儿足球文化是:“幼儿足球是教育足球,趣味足球、游戏足球,不是专业足球,更不是竞技足球,幼儿足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全方位的教育价值。”“足球是让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第一运动。”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