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建材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上海体育产业: 多元创造,潜能无限(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19
摘要:眼下,洛合体育正在全力运营青少年体育赛事领域的品牌篮球赛事“MAGIC 3”。为了把最好的篮球文化、最纯粹的篮球教育带到上海的每个角落,“MAGIC 3”的赛场是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魔法胶囊”。里面不仅有可以自由

  眼下,洛合体育正在全力运营青少年体育赛事领域的品牌篮球赛事“MAGIC 3”。为了把最好的篮球文化、最纯粹的篮球教育带到上海的每个角落,“MAGIC 3”的赛场是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魔法胶囊”。里面不仅有可以自由延展扩容的赛场,充满声光秀的“魔幻舞台”,还有一套能够让完全不懂篮球的市民立刻了解到场上的赛况和选手的“魔镜系统”。这套由德国技术打造的“魔法胶囊”,一如“洛克篮球公园”之前的 “大棚”,能在30个小时内完成组装,抵御11级台风。

  赛事随后将深入到上海市16个区,把赛场搬到东方明珠广场、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等地标建筑。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与城市地标相结合,运动、健康、朝气的上海城市形象将得到极大展示。而经过分区赛、大区赛、总决赛之后,最终脱颖而出的4支男子组优胜队伍,将参加由NBA、CBA明星领衔的精英训练营。在闭关集训后他们将与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日本四座友好城市的队伍进行国际邀请赛。虽然他们可能成为不了职业运动员,但这样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一生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财富。

  在青少年体育赛事领域践行国外优秀的办赛理念,上海又迈出了改革创新的一大步。“我们有个心愿,就是每到春夏季节,上海的青年人想到的就是MAGIC 3,关心的就是今年我又可以报名参赛,不负青春年华。”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说。

  体育不仅仅是竞赛,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热衷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一层面上看,体育是一项面向社会,需要各方投入的事业。从“小体育”向“大体育”的转变,首先强调的是体育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根据体育产业30条,市体育局明确了5项工作重点,其中有一项便是体育服务贸易,这一点也离不开其他部门的支持。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在《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中设置‘体育产业’篇章;市商务委将体育赛事、职业体育经济、体育知识产权等纳入《上海市服务指导目录》。这样一来,诸如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在经济上就能够享受到商务委的服务贸易资金支持。”上海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体育产业: 多元创造,潜能无限



“体育+旅游”,澳“第一运动”空降上海


  “Go for it! Port Adelaide!(冲吧!阿德莱德港队!)”自2017年开始,每年5月下旬,在位于杨浦区的江湾体育场,总能听到这样一句震耳欲聋的助威口号。在澳大利亚,澳式橄榄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每年3月到8月,会有600多万澳大利亚人前往球场观看赛事,而阿德莱德港队,作为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老牌强队,2年前与上海接洽,将这项起源于1897年的老牌赛事,历史上首次带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海外城市举办。

  “这一步,走得非常不容易。”阿德莱德港首席执行官唐思奇曾表示,在上海办澳式橄榄球赛,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一场澳式橄榄球比赛,场上有36名球员同时上场,不仅球场要足够宽敞,而且必须同时具备草坪球场和看台,澳大利亚人寻遍上海,最后只有83年高龄的位于杨浦区的江湾体育场堪当此任。如今,历史悠久的江湾体育场作为阿德莱德港队的主场球场,再次焕发了鲜活的生命力。在过去两年,每当赛事举办之际,都有超过4000名澳大利亚本土球迷飞越太平洋来到上海。这项赛事不仅为上海带来诸多澳大利亚球迷,更促进了上海的体育旅游业,不少澳大利亚球迷表示,比赛期间都会留出一周时间在上海旅行。

  “我们从来上海看球赛的澳大利亚球迷中了解到,当中很大一部分球迷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可能不会先选择中国。但因为这项球赛,他们跟随自己的球队来到上海,经历这样的旅行,他们也对上海乃至中国有了全新印象。”上海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的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透露,“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众所周知外国人喜欢看球赛时喝啤酒,而过去两年,每当这项赛事在江湾体育场举办时,周围3公里之内便利店的啤酒都供不应求,从这样的细节就能够看出体育产业对于当地旅游业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除了以体育赛事带动体育旅游,上海近年来还涌现了一批“体育小镇”。这些小镇自身或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主打生态旅游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模式;或借助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国职业体育最成功的国际性赛事之一,上海网球大师赛除了在每年举办之际拉动旅游消费,更是塑造了举办地旗忠网球中心所属的闵行马桥镇的网球文化。如今,马桥镇转型成上海“网球之乡”,配套的服务体系与大赛交相辉映,而赛事也“反哺”养育它的土地,让马桥的经济插上了翅膀。

  上海市委市政府曾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而实现这一目标有三个维度,其中之一便是打造体育赛事之都。在今年年初的上海两会上,有代表提出,重点培育国际性赛事IP,大力发展参与型体育旅游产业,是上海建设体育旅游城市的重要抓手。众所周知,近年来上海最火爆的全民性体育赛事非上海马拉松莫属:30000多个网上报名名额,基本都是“秒杀”。赛事火爆的背后,其所创造的旅游消费更是不容忽视。如今,围绕举办体育赛事,“体育+旅游”这一模式已构成传统体育向“体育+”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互联网+电竞”,体育产业的新星


上海体育产业: 多元创造,潜能无限


  如果说篮球、足球与排球这“三大球”代表着传统竞技体育,那么电子竞技则象征体育赛事的未来。电竞产业,已成为体育产业中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竞产业市场规模突破880亿元,而其中80%以上的电竞公司与职业俱乐部都集中在上海。中国电竞,首看上海。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