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势看,在供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钢厂的进口烧结库存与铁矿现货价格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铁矿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一直至春节前的这轮连续上涨背后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下游钢厂的补库。去年四季度终端需求韧性十足,呈现明显的淡季不淡特征,钢厂利润修复明显,利润水平回升到全年的高点。而彼时64家样本钢厂的进口烧结库存却处于1500万吨附近的近几年最低位,故钢厂对于当时价格尚处于低位的铁矿产生了较强的补库动力。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钢厂铁矿库存持续增加,尤其是进入2020年后,由于澳洲地区热带气旋和大火的影响,使得市场普通对短期澳矿的发运能力产生担忧,加之春节临近,钢厂进一步加大了补库的力度,库存增速加快,截止节前一周,样本钢厂进口烧结库存已到达2259.9万吨的高位,创出了近3年同期的最高位,仅次于2017年的历史高值。但节前补库力度的超预期部分透支了节后的采购需求,节后钢厂短期将以消耗厂库为主,支撑本轮铁矿价格不断攀升的最主要逻辑已经走完,在下游终端需求全面释放之前铁矿价格将缺乏继续上行的动力。 2.节后库存压力压制成材价格,对炉料端价格形成负反馈 今年由于春节较早,节后成材的累库时间本来就长于往年,加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酵使得节后的复工出现进一步延迟,使得成材的累库时间又多出10天左右。产量方面,由于利润尚可,当前长流程钢厂的产量仍维持在高位,春节期间的生产也基本没受到影响。节前最后一周全国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66.85%,环比增加0.14%,成材总产量也出现止跌回升,五大钢材品种总产量环比小幅上升2.57万吨,螺纹的周产量虽然环比下降4.92万吨,但降幅有明显收窄。日均铁水产量出现小幅上升,环比增加3.17万吨至223.74万吨,总体看来长流程产量持续高于去年同期。考虑到电炉在节前已基本停产,后续产量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已极为有限。库存方面,节前最后一周成材的累库速度有明显加快,5大钢材品种社库环比增加160.37万吨,厂库共增加52万吨,总库存量增加212.37万吨,从库存总量上看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如前文所述,长流程产量的坚挺将使得成材总产量短期继续维持在高位,加之节后累库时间的进一步加长,成材库存在节后的峰值可能会创出近些年的新高。节后成材价格将有可能出现短期快速杀跌的走势,向下考验电炉成本支撑,对炉料端的价格形成负反馈,铁矿价格受此影响也将出现同步下跌。
3.春节期间外盘价格出现明显下调
从春节期间的外盘表现来看,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铁矿节后的需求端出现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短期情绪转为悲观。新加坡铁矿当月掉期价格从节前的90.8美金/公吨下滑至1月31日的81.52美元/公吨,累计跌幅达到10.22%。对节后连铁盘面将产生短期冲击,但考虑到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连铁盘面的大幅下跌已经部分反应了该预期,节后的调整幅度或将小于外盘,预计节后下跌幅度在5%左右。 4.操作建议 即便节后黑色系价格短期将承压,但从中期角度看,对铁矿和螺纹05合约均应以偏多的思路去操作,主要是因为整个一季度的终端用钢需求是比较有保证的。去年11月的地产数据出现下滑使得市场一度对该良好预期出现动摇,但随后12月的地产数据表现亮眼,尤其是对螺纹需求端影响最为直接的新开工面积增速同比实现了由负转正,由11月的-2.9%上升至12月的7.4%,增速出现了10.3%的环比上涨。即使同比2018年同期的历史相对高值也录得了7.4%的同步增长,地产端的韧性可见一斑。地产的新开工一般提前于螺纹的实际需求3-6月左右,按此推算2020年一季度地产端的整体用钢需求会有良好的保证。从基建方面看,1月上半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量相较去年出现明显增加,各地在建工程也出现了开工提前的迹象,预计整个上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会有明显提升。相较于成材,铁矿在一季度的基本面还要更强一些,因为从供应端来看整个一季度的外矿发运将较为低迷。而在需求端,当前长流程的利润尚可支撑铁水产量维持高位,春节期间长流程钢厂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在下游终端需求正式启动前铁矿的需求端也有保证。 总体看来,尽管节后下游的复工出现延迟,但下游终端需求的释放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待本次公共卫生事件逐步平复后,终端需求将出现短期集中释放,届时整个黑色系价格的反弹力度可期。操作上,对节后铁矿应以逢低吸纳的思路为主,待市场短期情绪释放完毕后,可在600-620一线逐步布局多单。 第四部分焦煤焦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