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分析下这些数据,来回答为什么这些数据无法撼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发达国家,和少数几个国家一起位居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并且是未来二三十年最有希望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侯选国”的事实。 就以我们经常看到的只有1.3亿中国人拥有护照,不到人口的9%为例子, 实际上呢,对于数据我们要知道,有一种数据是属于区间性的或者说是临界性的,也就是说,一旦过了临界点,就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部门月薪5000-8000元的人数为10人, 月薪8000-10000元的人数为2人,随着部门宣布全员加薪10%,导致有4人跨过了8000元月薪这条线,就会让月薪8000-10000元的人数从2人增加到6人,猛增200%,远远超过部门10%的收入增长幅度。 我们先看第一个数据: 护照拥有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旦我国国民的收入跨过某个临界点,那么申请护照想出国旅游的人数就会大幅增长。 我们很容易查到这个1.3亿人拥有护照的数据,是2016年底的数据, 《人民日报 》在2017年02月07日报道, “日前,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我国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内地居民有效的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已达1.29亿本,旅游目的地国家达153个” 按照2016年底全国13.8271亿人计算,拥有护照的人占人口比例为9.33%。 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找到的2018年旅游报告,里面说2018年全国护照拥有人数是1.29亿人,把2016年的数据当成了2018年的,可见做这个报告的作者有点不走心。 而根据新华网2019年9月26日的报道,到2019年底我国拥有护照的人数就会超过2亿人,如果按照14亿人口计算的话,将会占总人口14.3%。 也就是三年时间,护照拥有人数上升了55%,远远超过GDP增速。 预计2020年底将会有2.4亿人拥有护照,那就是占人口17.1%了。 当然了,这么一看好像比例还是很低,那么我们就和美国比较一下好了, 下图是美国的护照持有人数占人口的比例,我国今年底比例为14.3%的话,相当于美国1996年(13%)到1997年(15%)的水平, 明年底我国达到17.1%的话,相当于美国2000年(17%)的水平。 另外美国到2017年,全体美国人拥有护照的比例为42%,也就是大部分美国人也是没有护照的。 很多东西,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发达国家的国民肯定是覆盖面100%,其实这是错误的,大部分美国人也从来没有出过国,尽管美国人收入可是世界前十,人均6万多美元。 同样的还有日本,大部分日本国民也没有护照,从未出过国,是不是很意外? 发达国家里面,倒是欧洲发达国家护照持有率较高,不过他们国家小,出国和我们出省一样。 例如根据BBC的报道,2011年,居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居民有76%拥有英国护照,其余还拥有其他国家护照,只有17%的人完全没有护照。 “In 2011 - when the last UK census took place - 76% of people in England and Wales held a UK passport. Only 17% had no passport at all.” 我们再看第二个数据 “10亿中国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数据是估计值,但是我认为大致是准确的,因为2018年全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人次为6.1亿人次,考虑到有的人是乘坐往返的航班,还有境内的外国人士,以及有飞行多次常旅客,因此实际乘坐人数估计差不多2亿人,考虑到历年乘坐过飞机的人数,因此14亿中国人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估计值并不离谱。 然而当我们看数据的时候,要做以下几点: 国际横向比较, 根据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19年8月1日发布的数据, 2018年,全球总计44亿人次旅客搭乘飞机出行; 亚太地区市场份额高达37.1%(旅客达16亿人次,与2017年该地区客运量相比,增长了9.2%) 欧洲地区市场份额达26.2%(旅客达11亿人次,比2017年水平增长6.6%) 北美地区市场份额达22.6%(旅客达9.894亿人次,比2017年水平增长4.8%) 拉美地区市场份额为6.9%(旅客达3.022亿人次,比2017年水平增长5.7%) 中东地区市场份额为5.1%(旅客达2.242亿人次,比2017年水平增长4.0%) 非洲地区市场份额为2.1%(旅客达9,200万人次,比2017年水平增长5.5%)。 我们可以看出,全球航空运输市场高度集中发达国家+中国, 光是欧洲+北美+中国就占了全球62.66%,再加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新,肯定超过全球70%了。 中国2018年的旅客运输人次几乎等于中东+非洲+拉美之和(6.184亿人次),而中国的人口则比他们的总和少的多,可以说完爆全球发展中国家,今年预计还会超过这三者之和。 另外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中国高铁全世界最发达,占了全球的70%以上,美国就没有高铁,欧洲虽然有但是也不如我国密集,欧洲人很多情况下乘坐火车实在是太慢。 高铁极大的分流了飞机客流,而并不是因为一定就是坐不起飞机。 我从深圳到长沙,武汉,贵阳,厦门等城市,从来都是坐高铁,除非买不到票,又快又便宜,还不晚点,我为什么要坐飞机呢? 而另一方面我国机场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很多城市到现在还没有通航机场,而一旦机场开通,都会出现乘坐飞机人数大幅上升的态势。 根据中国民航出行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 2018年我国国内出行人数同比增长最快地区统计,前三位均为2017年新增设机场所在地区。如2017年贵州遵义茅台机场开通,2018年由贵州省茅台镇出发的人数同比增加855%;2017年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机场开通,2018年由五大连池出发的人数同比增长超806%。 所以没有坐过飞机不等于一定坐不起飞机,而是因为高铁的分流,以及可能是因为机场基础设施没有跟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人乘坐飞机的人均次数在发展中国家中仍然是领先的。 其他类似的还有“卖便宜货的拼多多销售火爆逆势崛起” 这和“中国只有1.3亿人有护照”,“中国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是类似的, 说明中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低消费人群,而这个“低收入低消费人群”现象,在全球所有国家都存在,无非发达国家比我国少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多些。 这个就不展开讨论。 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大量低收入低消费群体,参考美国黑色星期五(美国版双11)的时候,普通消费者的疯狂程度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