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小街巷里,有一个被人们称为“最后一块诗意的地方”的华新路。华新路又称“华侨新村”,位于厦门中山公园西门一侧,是50年代初为了满足归国华侨以及家眷居住需求而特批建设的别墅群。与鼓浪屿一样,这里有红砖白瓦的闽南特色建筑,也有精心设计的洋房,而这里的安静、诗意又是鼓浪屿所不能比的。华新路上保存完好的别墅数量和集中度,也是厦门老城区其它区域所不能比拟的。 华新路上的别墅如今大部分依然是私人住宅,亦有几栋被改造为咖啡馆或者书店,在绿植掩映之下别有一番韵味。华新路上最有名的店当属不在书店和32HOW,前者更被许多人当作老城区里的一片精神家园。 厦门 位于一栋三层小楼里的不在书店号称是中国最美的书店之一,书店开业于2012年3月,是独立书店中新生代的代表。店名“不在”对应的英文单词为“ONCE”,曾经的、过去的,但也往往代表着美好回味的“ONCE”,象征那些纯真的、简单的、稍纵即逝的美好。 厦门 不在书店开业时的藏书规模已接近万册,一年后更是突破3万册,书店里图书种类齐全,不少都是从各地收罗来的限量版、甚至绝版书籍。这里也不单单是一间卖书的“书店”,还提供咖啡、简餐,也定期会有民谣音乐会、文化沙龙等等,不少画家和作家选择在这里举办签售会。 32HOW算是华新路第一批设计型店铺,在华新路上已见证近十年风雨。门口的白色外墙依然让人眼前一亮,搭在墙上的绿色枝条十年如一日地享受着闲散的时光。32HOW是厦门为数不多只做精品咖啡的店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做精品咖啡的店。 图片来源:一人一城 2007年,林宇鸣与另外两个年轻人以2万块钱租下华新路32号这座老别墅,从最初本土创意平台的院落开始尝试,到后来运营精品咖啡空间,创立旅店品牌HOWTEL。也是在这栋老别墅里,设计专业出身的林宇鸣第一次看到了花砖。 2010年,林宇鸣萌发了生产花砖的想法。数年的光阴,林宇鸣从资料、古籍中翻阅了解花砖历史,又在现实中寻找对照,从厦门、漳州、泉州一路寻访到越南、欧洲……此后便是无休止地实验,建立厂房,搜罗设备,从国内外的老手艺人那里学习方法,又回来突破材料与工艺的限制。如果你对花砖感兴趣,那么更应该到32HOW欣赏这里的花砖,这种南洋的舶来品,在这南洋华侨的建筑群中屡见不鲜,但作为旅人却是不容易见到。 图片来源:一人一城 在32HOW静静地品一杯咖啡,你将感受到不一样的华新路,不一样的老厦门。 | 八市里的厦门人情味 美食家陈晓卿说过,一切不逛菜市场的城市旅游,等同于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性格所在,当地人的口味和情绪全在里面。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市井和日常,大概没有比菜市场更加天然去修饰的去处了。 海鲜是厦门人餐桌上必不可少东西,问起厦门本地人去哪里买海鲜,十有八九会提及“八市”。“八市”的全名是厦门第八市场,是老厦门九大菜市场中仅存的两个菜市场之一,也是现今厦门最大的老市场,承载着无数老厦门人的乡愁记忆。 它与游人如织的厦门轮渡码头一条马路之隔,包括两个市场,一是从开禾路口延伸到开元路口的“开禾市场”,二是常被称作“八市内场”的“十”字形的营平市场,即真正的第八市场。这片街区是厦门最古老的片区之一,八市就藏在纵横交错的老街老巷里,附近分布着八卦埕、九条巷、十一间、河仔乾、打铁街,这些充满厦门味道的老巷。 八市的一个重要入口,位于厦门现存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竹树礼拜堂附近。一边是喧闹嘈杂的市井之地,一边是遗世独立的宗教区域,却互不影响,相互包容,一座老市场的入口,就是厦门人性格的缩影。 厦门 八市地处老城区,建筑以独具闽南热色的骑楼为主,二、三层高的骑楼绵延不断,斑驳的墙体与古旧木窗诉说着这座城市古朴的质感。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便是厦门“最新鲜最便宜”的海鲜集散地。三十多年前,八市开始了它的全盛时期,因自由贸易、捕捞技术和运输条件的提高,这个靠海边的市场渐渐以丰富的新鲜鱼货满足了厦门人的海鲜情结。 如今,这里依然是厦门人最重要的“海鲜仓”,这里的鱼虾贝类等水产品种类繁多,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特殊的海鲜供应,只要时节对了,总能在这里找到最新鲜的海货。八市如同一个收藏丰富的活动水产品博物馆,即使再博学的厨师,也很难将市场里的所有鱼虾贝类一一认全。 每逢周末聚会或是祭祀活动,总是八市最热闹的时候。懂行的当地人总是一大早就来这里,挑选新鲜的野生海鲜,回家简单白灼或是清蒸,保留食材的本味,便是最诚意的待客之道。言谈间,说起当天在八市“抢购”到了哪些尖货,更是一脸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