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鹭岛”厦门的第一条地铁“地铁1号线”即将开通试运营,这条连接厦门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的独一份“海景地铁”在此前的试乘期间便因色彩缤纷的车厢、独特的海景而引爆社交媒体。 “火红繁茂的凤凰木、一飞冲天的白鹭鸟,都是这座城市开拓进取、敢拼会赢精神的象征。”仅仅30多年的时间,厦门便从昔日的小渔村蜕变为如今“高颜值”的现代化都市。西洋建筑在绿荫掩映下尽显韵味,蜿蜒的环岛路为海滨注入活力,繁忙的经贸往来和蓬勃的创意产业则为这座城市持续提供新兴力量。 厦门人和这座城,从来不让自己行走在虚无缥缈的云端,抬脚与落脚的每一步,必然都是脚踏实地的稳步向前。 地处中国东南的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对于中国国内的游客而言,这座活力和悠闲并存的城市一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新地铁将于年底开通,世界最长的高架自行车道和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更是让这座城市成为了年轻一代向往之地。 厦门 与此同时,厦门也是“慢生活”的代名词,悠闲的氛围、林立的特色手作店铺,美味的街边小吃……这里的生活总是透着股小资小调的情怀。来厦门最好不要抱有任何想法,也不要有太多的期待,而是随着自己的感觉慢悠悠逛着,试着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唯有如此,你才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 CNN 眼中的“中国新时尚之都” 记忆里的老厦门,一栋骑楼、一条小巷、一棵行道树……骨子里的文艺范在不经意间便流露出来。如今的厦门,除了这些熟悉的风景之外,又多了时尚、新奇、充满活力的一面。 活力与悠闲并存,让厦门成为孕育新时尚的理想之地。早在3年前,《纽约时报》便曾发文将其称为中国的安特卫普,今年,CNN更是将它评为“中国的新时尚之都”,是中国时尚年轻一代向往的中心地带。在快与慢、现代与传统之间平衡发展,厦门形成其独具魅力的生活方式。 厦门 今年年初,一条由丹麦的Dissing+Weitling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的空中自行车道完工,这条空中自行车道高约5米,全长7.6公里。如今,它已成为游览厦门最时尚同时也是最环保的路线之一。 厦门 这个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为人们营造了安全、顺畅、舒适、美观、无障碍的友善骑行环境,也因此而获得不久前刚刚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厦门 如果不是厦门本地人,可能对于空中自行车道这个隐藏景点并不了解。这条自行车道以厦门原有的BRT 交通系统为基础,在BRT 高架桥下两侧架起两条新的高架桥,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空中自行车道上不允许机动车、电动车、行人进入,骑行爱好者可以畅快地独享这份在空中骑车的快感。 未来,空中自行车道还将继续延伸,热爱骑行的旅行者将能用骑行串联起这座城市的传统与新奇。 《纽约时报》曾将厦门视作中国的安特卫普,除了拥有大量的历史古迹,欣欣向荣的现代艺术氛围也让这座城市发展成为新兴的创意之都,许多独立设计师选择厦门作为自己实现理想之地,而越来越多的艺术聚集区吸引了国内外无数年轻人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沙坡尾是老厦门港的避风坞,是老厦门渔民生活的缩影。如今,许多艺术家工作室、轮滑公园和精品店集中于此,沙坡尾艺术区成了浓缩历史和本土艺术的见证之一。 厦门 沙坡尾被视作厦门新旧文化碰撞的象征,废弃的仓库被改造成了艺术工作室的集中地,在这里,你可以点上一杯手冲咖啡或精酿啤酒,一边享受着海港的景致,一边观赏着滑冰者在表演花样特技,或者沿着码头漫步,信步走进工作室或有工艺品商店浏览一番。 厦门 在这里,人们将创意和灵感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任性的“雨天不见,晴天见”冰淇淋店只有晴天才开店,并且每天只提供一种口味的冰淇淋,需要多次才能尝遍所有味道;遵循“一茶一席”之约的一茶,为人们提供晚间专属的私人茶席,“一杯厦门港,三两家常茶”边品茶边话人生;首个年轻文化艺术园区艺术西区里,黑胶唱片店和蒙特里安色彩空间将时间和色彩抽象化,是年轻人最喜欢驻足拍照的地方…… 从沙坡尾踱步至沿海木栈道,将大海和蜿蜒的演武大桥、高耸入云的世茂双子塔尽收眼底,老城的文脉和未来的无限可能在眼前铺陈开,这就是新旧交替里泰然自若的厦门。 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