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预约挂号或在线复诊、自助打印检查结果、孕妇在家观看直播学习孕产期保健知识……日前,广东被评为全国10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之一,而佛山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多家医院紧抓该命题大做文章,推出多项便民智慧医疗服务。 我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发展情况如何,带来了哪些就医便利,市民还有哪些需求?我市又将如何破解市民普遍反映的各种“看病难”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走访了市卫健局、各大医院及患者等一探究竟。 现状 手机成为就诊“利器” “除了候诊和取药需要短暂排队,其他流程都能通过手机操作完成,现在看病又快又方便。”日前,赵先生带孩子到市一医院儿科复诊,他提前一天通过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选择时段进行预约挂号,并提前来到诊室门前稍等片刻就轮到了,“医生开方后,在公众号里缴了费就能马上收到取药窗口的信息。”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何先生需定期去市中医院复诊开药,现在,他可以在晚上进行线上复诊。“进入医院微信公众号的‘互联网医院’,选择医生后便可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与之交流病情,医生开的药还能选择快递到家,不用为了看病而专门请假。” 据悉,市中医院是我省首家启动中医互联网诊疗的医院,并于今年2月在全省率先开展“线上复诊、医保结算、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目前已有110多位覆盖全院各科室的医生上线,且以副高职称以上级别的医生为主,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线复诊、开方。”该院业务拓展中心副主任戚振红说,该院互联网医院每周问诊量逾百例,其中开方病例约占四成。 3月26日,广东省全国电子健康卡(码)佛山市首发活动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市民扫码自助挂号。/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首批上线5G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的常见病、慢性病种有50多种,同时,我们还向基层医院、外地医院,特别是托管医院的疑难病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云影像(PACS)、国际会诊等服务。”市一医院是全省首批22家互联网医院之一,该院信息管理科科长黄健表示,市民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可享受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病历复印、补交住院押金、体检预约和体检报告查看、停车缴费等全流程在线医疗服务。“今年1~2月,通过微信公众号月均交易数达27万笔,单日最高交易笔数超过15000笔/天。” 而早在去年,禅城中心医院开发了禅医好医生APP,市民登录后,选择医生并通过视频、文图等方式,便得以享受问诊、开药等线上医疗服务。 成效 智能应用让就医更便利 “想看病时,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找哪个医生问诊是很麻烦的事。”李小姐因发烧到市二医院就诊,她使用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智能导诊”功能,输入症状后查询到相关出诊医生信息,就顺利地挂号看病了,“以前看病总要跑来跑去,到各种窗口排队,如今在一个平台上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诊疗,省时省事。” 作为专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基本是妇女和儿童,其中不乏行动不便的孕产妇,因此,该院通过开发门诊移动配发药、自助抽血排队叫号、孕产妇自助建档、超声智能预约、产检和儿检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让孕产妇和儿童少跑腿,将各环节等候时间平均缩短5~30分钟。孕产妇还能用手机观看孕妇学校的课程直播并进行互动,轻松学习孕产妇保健知识。 “各医院正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通过推广智能预约、移动支付、导医分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疗信息推送等应用,使市民就医越来越便利。”市卫健局信息与统计科科长郑少松表示,我市电子健康卡一码通用、互联网医院建设、智慧医院建设等“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已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开展互联网慢性病、常见病复诊,让患者不必再常跑医院。 “全市目前已发出电子健康卡(码)10万张,推进了各医疗机构间诊疗信息共享,也缓解了市民诊疗卡过多、各医院诊疗卡互不通用等问题。”郑少松说,市民实名制办理电子健康卡(码)后,通过“佛山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或在市一医院等5家试点医院扫码,便可挂号、缴费、检查、取药、信息查询等。全市已对持实体诊疗卡实名制就诊过的市民,预制电子健康卡(码)500多万张,以待市民登录公众号申领。而该公众号还提供献血结果查询、学生因病缺勤查询等,其中,后者连接全市1600多家学校及托幼机构,对120多万学生、幼儿进行健康监护,实时推送前五位疾病及症状,向家长提供学生健康预警。 难点 老人难享“互联网+”医疗服务 尽管“互联网+医疗健康”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医便捷,但并非尽然得到市民认同。今年65岁的市民张先生尤其顾虑医疗安全质量问题,“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疗法就是强调医患要面对面交流,而医生在网上给病人看病,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精准诊疗?” “市民的这种顾虑很正常,尤其是中医讲求个性化诊疗,充分采集患者个人健康状况是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关键。”戚振红表示,预计智能健康手环、远程电子听诊器和远程电子血糖仪等居家医疗设备在未来几年会快速发展,其数据分析将有效辅助医生进行诊断,而5G高速网络的逐步推广也将利于提升网络诊疗精准度。 然而,更多老人却因不擅用智能手机而难以享受到“互联网+”医疗服务带来的便捷。在市一医院门诊大堂,66岁的廖阿姨面对自助机一筹莫展,只好向现场志愿者求助,“听说用智能手机能查看病历、检查报告,但我不太会用手机,而医院自助机字体大,更容易操作,更重要的是现场有志愿者提供帮助”。 据介绍,我市各医院在多个区域设置各类自助服务终端,市民扫电子健康码或诊疗卡便可自助取号(包括门诊、抽血、检查等),以及打印医技报告、病历、处方等。“市一医院在放射科等设置了MR、CT报告自助取片机和报告打印机,患者在机器上扫描胶片袋上的条形码,可自助打印胶片和领取检查报告。”黄健说。 |